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五月革命,废黜总督,成立临时政府。1811年9月23日,原拉普拉塔总督辖区首次使用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名称。名义上包括今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玻利维亚等原拉普拉塔总督辖区,但由于各省之间的严重分歧和长期的内部斗争,新政权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中央政府。至1816年3月,拉普拉塔地区各省代表在图库曼召开国民代表会议。5月,选取J.M.蒲鲁埃东为拉普拉塔联合省最高执政。7月9日,正式宣布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后联邦派和集权派在国家政体问题上纷争不休,拉普拉塔联合省名存实亡。
1819年,制宪议会通过高度中央集权主义的新宪法,引起地方各省的强烈反抗,未能生效。1820年,政府军队被联邦派军队击败,拉普拉塔联合省中央政府垮台,国会解散,各省纷纷自治。1826年,拉普拉塔联合省改组为阿根廷联邦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