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14日和15日,都在埃尔切的圣母玛利亚教堂上演。两幕剧。分两天演出,通常在8月14日演出“圣母之死”,8月15日演出“庆典”。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起源时间说法不一,19世纪时历史学家经过考证,将其起源时间定在15世纪。
埃尔切神秘剧对舞台有着特殊的要求,台上必须有:①天堂。教堂穹顶的巨大亚麻布象征着分隔天堂和人间之门。②金棕榈。是大天使给圣母玛利亚的指引,埃尔切现在演出用的金棕榈是16世纪后半叶留下的,其半月形的样式被西班牙人称为“盒子”“半球”和“浑象”。③阿拉舍里(Araceli)。五位天使捧圣母灵魂的意象,其中主天使护卫玛利亚的灵魂,其他四位环绕周围唱歌。这个意象不仅在这部神秘剧中出现,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雕塑中也常常使用这个主题。④加达法尔(Cadafal)。是一个方形的木质平台。这个术语出现在第一次对这个神秘剧进行记载的报告里,象征了玛利亚的特殊领地,她的房子和坟墓之所在,在这个区域,她的灵魂得到飞升和加冕。⑥走道(The Corridor)。建造在教堂走廊的顶部,连接教堂的大门和加达法尔平台。走道的存在将教堂变成了一个戏剧舞台,象征人间和天堂的联结,代表了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灵修之路。剧中的玛利亚也要走过这条路,象征着她完成了主的圣意。剧中的音乐仍沿用1625年的乐器和乐谱,是那个时候宗教祭祀祈祷使用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