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一词来自蒙古语,原意指茫茫一片碎石覆盖,不生草木的地方。戈壁分布于干旱区,地表几乎完全为砾石覆盖,无土壤发育,植物稀疏。暴露地表的砾石,由于表面水分蒸发时所溶解的矿物残留下来并经过磨蚀,天长日久,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深褐色铁锰化合物“荒漠漆”,漆厚约1毫米,地表因一片黑色,被称为黑戈壁。根据戈壁砾石层厚度和形成过程,可分为堆积沙砾石戈壁和风蚀沙砾石戈壁。
戈壁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砾石覆盖的砾质荒漠。又称砾漠。
戈壁一词来自蒙古语,原意指茫茫一片碎石覆盖,不生草木的地方。戈壁分布于干旱区,地表几乎完全为砾石覆盖,无土壤发育,植物稀疏。暴露地表的砾石,由于表面水分蒸发时所溶解的矿物残留下来并经过磨蚀,天长日久,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深褐色铁锰化合物“荒漠漆”,漆厚约1毫米,地表因一片黑色,被称为黑戈壁。根据戈壁砾石层厚度和形成过程,可分为堆积沙砾石戈壁和风蚀沙砾石戈壁。
简称堆积戈壁。地表物质成分主要为砾石并夹有沙土,多见于山麓倾斜平原地带。堆积沙砾石戈壁的物源是山地风化剥蚀的岩石碎屑,经流水搬运出山后,随着流水流速骤减,沉积在山麓地带,形成大面积堆积厚度几十米到几百米、砾径大小混杂的洪积扇。由于山麓河流较多,水分条件较好,堆积沙砾石戈壁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可达10%~30%。堆积戈壁一般形成时间较短,砾石表面岩漆化过程不充分,难以形成荒漠漆皮,堆积戈壁表面保留原来堆积时的色调,呈浅灰色,故称白戈壁。世界荒漠地区各大剥蚀山脉山前都有堆积戈壁存在。如中国西北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周边的山系,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山麓地带都分布着这类戈壁。
简称风蚀戈壁。地表物质为一薄的砾石层,厚度大致相当于砾石的最大直径。下部仍为沙砾石、土状堆积物的混杂堆积,故也有人称其为假戈壁。分布在高平原远离山麓的混杂堆积地区。风蚀戈壁一般分布在有季节性降水的地区,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覆盖度10%~30%,形成戈壁草原,是荒漠草原带的一部分。中国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多出现风蚀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