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洛生平很难考证。他是众多伟大的犹太法学家(如希勒尔、沙迈和伽马勒尔)、耶稣以及使徒保罗的同时代人。据说斐洛出身于富有并颇具声望的犹太人家庭,且是亚历山大里亚城犹太人社区受人尊敬的领袖,曾被推选领导五人代表团去拜见罗马皇帝卡利古拉。
学者们针对斐洛的众多著作有两种分类法。有的主张分为三类,分别是问答类(例如《创世记问答》等)、寓意解经类(例如《论特殊的律法》等)和解释类(例如《论约瑟》等)。有的主张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历史的、辩论的和辩护的著作(比如《驳弗勒库》《向盖乌斯请愿的使团》《摩西传》和《论沉思的生活》);第二类是律法的解释(比如《论创世》《论亚伯拉罕》《论约瑟》《论专门的律法》《论德性》《论赏罚》,这些著作很可能具有内在的系统性);第三类是寓意解经(《寓意解经》《论基路伯》《论该隐的后裔与放逐》等);第四类是哲学短论(《善者皆自由》《论天道》《论世界的永恒性》《论动物》等,多反映斐洛青年时期所受的教育,体现了折中主义的倾向)。
斐洛没有中期柏拉图主义方面的师承,但是影响了后来的亚历山大里亚的柏拉图主义基督教神学家,比如克莱门特、奥利金等。
斐洛著作文辞优美,论述宏博,理论构架多元而巧妙,成为后世乃至当今试图促成不同文明和原创思想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典范,对后世特别是基督教的解经传统有深远影响,也对两希文明深度交融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