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高15.7厘米,盘面长49厘米,宽48厘米。日本奈良正仓院藏。
木画是在紫檀等硬木地上,拼嵌染色或不染色的象牙、鹿角和黄杨木等图案,此制作工艺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东晋,而繁盛还是在唐代。盘面以象牙嵌线,纵横各19道,纵横交汇处有象牙和黄杨木拼嵌的5瓣花眼17个。侧边4面各画4格,格中有染色象牙拼嵌的鸟兽人物、花卉。棋架上也有纤小的鸟兽。花纹虽纤小,但形象准确,又因布局疏朗,效果很明快。侧边有两个附镏金铜环的抽屉,内置龟形棋子盒,两抽屉间有机关,一方启闭,另一方也随之启闭,设计巧妙,颇便实用。此物原为日本圣武天皇所有,于天皇故去的756年献纳于正仓院所在的东大寺。以前普遍相信为中国制品,但近年有日本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688年的墓葬中,出土了规模较小、制作颇粗的木质棋局明器,与正仓院的藏品近似处不少。因此,木画紫檀棋局即便不是中国的产品,也应与唐代中国的高档棋局风貌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