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整小核菌属于半知菌亚门小核菌属真菌。其有性世代为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属担子菌亚门阿太菌属真菌。自然条件下该菌很少产生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主要靠无性世代产生营养菌丝和菌核。在培养基上菌落为圆形,初期为白色,后变成黄褐色;菌丝呈辐射状生长,后期菌丝紧密聚集形成菌核。菌核初期为白色小球体,后期增大变成黄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或茶褐色。菌核坚硬,表面光滑,圆球形,直径0.4~1.7毫米。
花生白绢病在世界主要花生产区普遍发生。在中国,该病在花生主产区均有分布。该病易危害花生的根部、茎基部、果柄和荚果等部位。发病时,受害部位首先呈褐色软腐状,茎部和叶片逐渐变黄枯萎,荚果亦会腐烂,地上部分更是会被覆盖白色的绢丝状菌丝束,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尤为明显。通常,危害部位生成的白色绢丝状菌丝可延伸覆盖至地表,可以形成球形的油菜籽状的菌核。病原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形式在土壤中、植株病残体上越冬,存活可达数年。在田间可通过昆虫、流水等传播。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和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田间环境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收获后立即清除植株的病残体并深翻以减少越冬菌源;播种前选用优质健康的种子;实施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的合理轮作;生长中期注重防除杂草,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优化田间灌溉排水系统;在发病初期喷淋苯菌灵或腐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