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产奶量居各奶牛品种之冠。原产于荷兰北部的西弗里斯兰省和北荷兰省,以及德国北部的荷斯坦地区。15世纪就已产奶量高而闻名。1852~1886年被大量引入美国,并成立纯种荷斯坦牛育种者协会。在北美称荷斯坦-弗里生牛,在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则称弗里生牛。因其毛色主要呈黑白花色,又称黑白花牛。
头狭长清秀,鼻镜宽广,额有白三角星或白鼻梁。多数有角,角细短,向前方弯曲。体型高大清秀,棱角明显,背线平直,体躯结构匀称呈楔形(见图);腹部及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端正结实;被毛细而短,皮薄有弹性,皮下脂肪少。乳房特别发达且结构匀称,质地柔软,前延后伸,附着较好,乳静脉粗大弯曲明显,乳头大小适中。成年体重公牛1000~1200千克,母牛650~750千克。年平均产奶量通常在6500千克以上,乳脂率在大于3.4%,乳蛋白率大于3.0%。2017年美国登记荷斯坦牛平均年单产达11656千克,乳脂率3.75%,乳蛋白率3.11%。
荷斯坦牛风土驯化能力强,对各种环境和管理条件的适应性好,饲料转化率高,性情温顺,易于管理,但耐热性较差。
自1964年以来,每4年举办一次世界荷斯坦牛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管理者汇聚一起,交流分享荷斯坦牛饲养和育种经验。1992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正式成立“世界荷斯坦牛联盟”(WHFF),主要宗旨是加强合作交流,在全世界范围改良和推广荷斯坦牛品种。中国荷斯坦牛是通过引进纯种荷斯坦牛与中国当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四代以上)和横交固定后,经长期选育而成的。1985年经审定命名为“中国黑白花奶牛”,1992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