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理学 . 植物细菌病害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watermelon bacterial angular spot/
条目作者张昕

张昕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1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1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引起的瓜类植物上的细菌性病害。又称西瓜斑点病。

英文名称
watermelon bacterial angular spot
又称
西瓜斑点病
所属学科
植物保护学

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流泪致病变种(P. syringae pv.lachrymans),属于 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杆状,相互呈链状连接,具端生鞭毛1~5根,大小为(0.5~0.9)微米×(1.4~2.0)微米。有荚膜,无芽孢。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致死温度49~50℃,最适pH为6.8。除危害西瓜外,还可侵染黄瓜、甜瓜、节瓜、西葫芦、丝瓜等。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世界性普遍发生的病害,在中国各地西瓜产区均有发生。随着塑料大棚栽培的普及,该病的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一些老产区减产10%~30%,严重田块超过50%,病叶率达100%。

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危害西瓜时引起的症状与黄瓜角斑病十分相似,起初叶背面出现一些水渍状的小点,以后病斑扩大,由于受叶脉的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病斑的周围有黄色的晕圈。而后病部逐渐变为淡褐色至污白色,潮湿的情况下病部往往会出现白色的菌脓。病菌还可以为害茎、叶柄及果实,初为水浸状斑,后扩大并形成一层硬的白色表皮。果实病部沿着维管束向内发展,果肉变色,最后果实腐烂。病果还常发生重复侵染,再次感染一些弱寄生菌,导致果实腐烂。

图1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危害叶子症状(张昕摄)图1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危害叶子症状(张昕摄)

图2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危害西瓜果实症状(张昕摄)图2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危害西瓜果实症状(张昕摄)

图3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危害叶子背面症状(张昕摄)图3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危害叶子背面症状(张昕摄)

病菌在病残体、土壤中或在种子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初侵染大都从近地面的叶片和幼果开始,病菌由叶片或幼果的伤口、气孔、水孔侵入,然后逐渐扩大蔓延,进入胚乳组织或胚根的外皮层,造成种子内部带菌。病菌在种子内可存活2年。土壤中的病菌靠灌水溅到叶片、瓜、卷须或茎口侵染发病。新产生的细菌靠风雨、昆虫、农事操作、农具等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温暖潮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气候温暖、多雨或潮湿发病较重。发病温度10~30℃,适温18~26℃,适宜的相对湿度75%以上,棚室低温高湿利于发病。病斑大小与湿度有关,夜间饱和湿度持续时间大于6小时,叶片病斑大;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持续时间不足3小时,病斑小;昼夜温差大,叶面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出现大量水浸状病斑或菌脓。棚内病菌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带菌种子和土壤病残体上的越冬菌源。另外,瓜棚附近田间的自生瓜苗、野生南瓜等也是该病菌的寄主及初侵染源。

包括:①温汤浸种。将相当于种子体积3倍的55~60℃的温水,倒入盛种子的容器,边倒边搅动,待水温降至30℃时,浸种6~8小时后捞出催芽。②干热消毒。将干燥的种子放在70℃的干热条件下处理72小时,然后浸种、催芽,对侵入种子内部的病菌有特殊的消毒作用。③药剂消毒。可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用40%的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也可用1%稀盐酸水或0.1%升汞水,在15~20℃下浸种5分钟,捞出、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该方法对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效果较好。

重病的地块与葫芦科,茄科以外的非易感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且选择地势平坦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苗圃周围不种植易感病寄主作物。采用“龟背式”栽培方式以减少畦面积水,降低棚内湿度,优化操作程序,创造不利于病菌繁殖、侵染的棚室环境。生长期及时通风降湿、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农事操作尽量选择晴天进行,利于伤口愈合,减少从伤口侵入的机会。收获后立即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合理施肥、排灌,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在日均气温达到20℃左右时要每天仔细观察是否有零星感染病症出现,如出现零星发病株,立即喷洒农药,田间防治可选药剂有加收米液剂、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猛克菌可湿性粉剂、龙克菌悬浮剂、百菌通可湿性粉剂、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等,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3~4次,可有效控制田间病菌的扩散。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