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球化学 . 有机地球化学 . 生物标志化合物 . 开链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 . 无环类异戊二烯类生物标志化学物

无环类异戊二烯类生物标志化学物

/acyclic isoprenoids biomarkers/
条目作者张水昌

张水昌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58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5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五个碳原子构成的异戊二烯单元连接形成的不含环状结构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英文名称
acyclic isoprenoids biomarkers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无环类异戊二烯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基本单元为异戊二烯(图1),通常把长链的靠近甲基那端称为无环类异戊二烯单元的头,另一端为无环类异戊二烯单元的尾。

图1 异戊二烯分子结构示意图图1 异戊二烯分子结构示意图


无环类异戊二烯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可分为头-尾相接、头-头相接和尾-尾相接三种。其中,头-尾相接者最为常见,如姥鲛烷(图2)、植烷等;头-头相接者,如双植烷;尾-尾相接者,如番茄红烷。这类化合物常常可以在质荷比(质量数与电荷数的比值)为183、239、253等质量色谱图上进行鉴定。

图2 姥鲛烷分子结构示意图图2 姥鲛烷分子结构示意图

无环类异戊二烯类生物标志化合物通常能反映有机质的原始沉积环境。丛粒藻烷(C34H70)是丛粒藻的标志物。角鲨烷(2,6,10,15,19,23-六甲基二十四烷,C30H62)和2,6,10,15,19-五甲基二十烷被认为是古细菌和高盐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C31~C40头-头相接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类被认为是甲烷菌的标志物。原油或岩石抽提物中的姥鲛烷/植烷的比值也可反映烃源岩沉积的氧化还原环境。

  • 彼得斯 K E,等.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张水昌,等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