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头骨化石最初在1829年发现于比利时,但是直到1856年在德国的尼安德Neander山谷中的一个山洞发现了头盖骨和其他骨骼,并被命名为尼安德特人后才广为人知。又被译作尼安德塔人。尼安德特人生活在25万~3.8万年前,广泛活动于东至阿尔泰山脉,西到西班牙,北达北威尔士,南抵北纬50°的欧亚大陆西部地区。尼安德特人在遗传特征上,是现代人的旁系,在约55万~76.5万年前,与现代人祖先逐渐分化开来。
尼安德特人有着区别于现代人的显著形态学特征,眉脊明显,额头平扁;骨骼强健,肱骨与尺挠骨的比例,以及股骨与胫骨腓骨的比例比现代人大,这是典型的适应寒冷气候的解剖特征。尼安德特人的颅容量为1200~1750立方厘米,最高值略高于现代人的颅容量(1400~1600立方厘米)。其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分别约为164~168厘米和152~156厘米。尼安德特人善于制造石器,并且会使用火,是成功的狩猎者,其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兼食植物。
虽然尼安德特人在约3万年前灭绝,但基因组证据显示,他们和现代人祖先有着多次基因混合。除非洲人以外的现今现代人基因组中,留存有1%~4%的尼安德特人遗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