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世界历史 . 〔欧洲历史〕 . 德意志历史

李卜克内西,K.

条目作者陈之骅

陈之骅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09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0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871-08-13~1919-01-15)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翼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原语种名称
Karl Liebknecht
国籍
德国
出生日期
1871-08-13
去世日期
1919-01-15
出生地点
莱比锡市
去世地点
柏林

生于莱比锡市,卒于柏林。其父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W.李卜克内西。1890~1893年在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时参加社会主义运动。毕业后,1894~1899年先后任地方的候补法官、检察官。1897年获博士学位。1899年在柏林开设律师事务所。1900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逐渐成为社会民主党内最有影响的左翼代表,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斗争。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同R.卢森堡等一起,主张按照俄国经验,大力开展议会外的斗争,特别是加强组织群众性的政治罢工。1907年出席第二国际斯图加特代表大会,支持列宁和卢森堡在军国主义问题上对A.倍倍尔的决议草案提出的修正。同年,主持召开社会主义青年组织第一次国际代表会议,作反对军国主义的报告,并当选会议期间成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国际联合会主席。1908年当选普鲁士邦议会议员。1912年当选德国议会议员,通过议会讲坛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宣传。1912年12月12日议会讨论军事拨款时,单独投反对票,并在国会提出“掉转枪口反对自己国内的敌人”的口号,鼓舞和推动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国际反战运动。1916年2月被征入伍。同年5月写成《主要敌人在国内》传单,指出德国主要敌人是德国帝国主义,提出以革命方式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策略。在他影响下,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国际派在战争期间发展成为各国社会民主党左派中最重要的政治派别。由于在柏林领导反战示威游行,被军事法庭判处4年徒刑。1918年10月获释,投身德国十一月革命。11月组织斯巴达克同盟,并参加德国共产党创建工作。次年1月15日,与卢森堡同遭右派社会民主党临时政府杀害。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