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线路分布情况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岛侧混合式站台。
①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中央、线路分布在其两侧的站台。可供站台两侧不同线路或方向乘客乘降或换乘,站台利用率较高;但线路结构复杂,站台宽度较侧式站台中的任一侧宽,因此需要更多的、集中的空间,工程造价较高。
②侧式站台。位于线路一侧的站台,即轨道线路的上行方向与下行方向分别设在上、下行轨道两侧的车站,上行与下行乘客分别在各自的站台候车、乘降,不发生混合,但站台利用率较低。建筑空间上可做分散处理,也易于客流组织及换乘流线结合设计,工程造价较低。
③岛侧混合式站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同时使用岛式站台与侧式站台的情形,一般适用于规模大、客流多的换乘车站。
长度通常按通过客流预测工作确定的远期列车长度加上允许的停车附加距离进行确定。宽度通常在考虑车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列车运行间隔、结构横断面形式、站台形式、楼梯以及自动楼扶梯、立柱等因素的基础上计算确定。最小宽度指为保障车站运营安全和安全疏散基本需要,国家标准规定的车站站台的最小宽度尺寸。乘降区宽度指站台上用于乘客乘降列车的区域的宽度,其根据客流控制方向每次列车超高峰小时单方向上下车预测客流量、安全门或屏蔽门两端门间站台有效候车区长度以及站台门体立柱内侧至站台边缘的距离确定。乘降区宽度指为保障乘客乘降列车的安全和效率,国家标准规定的乘降区最小宽度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