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交通运输管理 . 城市交通管理 . 城市轨道交通 . 诱增客流量

诱增客流量

/induced passenger flow/
条目作者牛惠民

牛惠民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39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3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导致的沿线土地开发、人口集聚,使区域之间可达性增加、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出行强度增加而新产生的旅客出行需求。

英文名称
induced passenger flow
所属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诱增客流量主要在于居民潜在的出行欲望得到诱发,从而使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发生变化,其变化表现为出行方式调整、出行时间变化、出行距离增加以及新的出行需求产生,诱增客流会影响原有交通体系的总客流量。

诱增客流量受城市用地发展、人口及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交通政策、乘客观念、交通服务水平、票制票价等因素影响。居民收入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会提高居民的出行需求,交通服务水平的改善也会刺激出行需求的增加。例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通过优化列车时刻表、调整票制票价等,可以使轨道交通系统的吸引能力增加,诱使部分潜在的客流需求乘坐轨道交通。诱增客流需求影响因素如图所示。

诱增客流需求影响因素示意图诱增客流需求影响因素示意图

诱增客流量是由于一种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产生,刺激了居民出行需求而产生的新客流,这部分客流原来并不存在。诱增客流量不同于转移客流量,具有滞后性、有限性、潜在性等特点。

①滞后性:轨道交通建成后,在沿线区域会产生新的客流吸引和经济增长点,但这需要一定的过程,诱增客流量并非在建成初期就大幅度显现,往往是在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逐渐增加。

②有限性:诱增客流量不可能一直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交通设施容量的限制,诱增客流量的增长率会处于非常低的状态,直至趋于稳定的缓慢增长,到达一定程度后会逐渐趋于一个极值。

③潜在性:诱增客流量是在一定区域的经济布局、土地利用状况条件下存在的态势,在轨道交通开通后,引发了区域的土地布局、经济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城市区域间的可达性,从而引发了客流量的诱增。诱增客流本质上就是这部分潜在的客流需求的逐渐显化过程。

同理,诱增客流量的概念不仅局限于城市轨道交通,在铁路、航空、水运和城市常规公交中也有对应的概念。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