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交通运输管理 . 民航运输管理 . 空域管理

空域管理

/airspace management/
条目作者王永亮

王永亮

最后更新 2024-08-15
浏览 157
最后更新 2024-08-15
浏览 15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有限的空域资源下,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实现空域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是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文名称
airspace management
所属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空域是有限的自然资源。随着民航事业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持续增长,空域资源的争夺和空中飞行的冲突日益激烈,安全风险压力显著提升,空域管理成为了航空运输的重要一环,对合理使用空域、提升空域容量、确保航空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空域因归属不同导致管理机构不同,非领空范围内的空域一般由国际民航组织按照相关标准协调管理,领空范围内的空域由所属国家按照本国法律规定,遵守国家利益最高原则进行管辖。

空域管理模式呈现多样化。程序化空域管理是按照约定程序,分别由军航、民航独自向相关空中交通活动提供服务;联席制空域管理是军航、民航在统一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联合实施空域管理;一体化空域管理是由军航或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面负责空域管理;弹性空域管理是战略性协调和逐日分配空域相结合,使军航、民航用户均能高效地利用空域资源。

空域管理主要包括空域数据管理、空域规划、空域划设等相关工作。

①空域数据管理是空域规划和空域划设的基础,主要包括收集、修订、整理和利用空域结构数据及空域运行数据,而历史统计数据、气象数据、地理地形数据等相关辅助数据也是重要的参考辅助数据。其中,空域结构数据是指航路和航线数据、导航设施数据、飞行情报区和管制区数据、管制地带数据其他空域数据等静态数据;空域运行数据是指空域范围内飞行架次、使用时间等动态数据。

②空域规划是为满足未来空中交通的流向、大小、分布等市场需求,以及军方和民航发展的相关要求,以空域容量大幅扩充、安全水平日益提升、空域资源高效利用、空中交通有序运行、人员负荷显著减轻为目标,统筹空域战略规划和设计,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

③空域划设是空域规划的具体实施路径,指兼顾国防安全、民用航空和公众利益等多方要求,以细化落实空域规划为主线,对飞行情报区和管制区、航路、航线、进离场航线、禁区、限制区、危险区等空域资源,以及飞行高度、间隔等空域标准进行设计、调整、实施与监控的过程,同时确保空域划设方案顺利通过空域容量、安全、设施设备、工作负荷、环境等方面的评估验收。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