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 风景园林学 城乡规划学) . 建筑学 . 外国建筑史 . 〔史前至4世纪〕

罗马万神庙

/Pantheon in Rome/
条目作者陈志华

陈志华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16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1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古罗马城中心供奉众神的庙宇。建于公元120~124年,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英文名称
Pantheon in Rome
所属学科
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

万神庙平面为圆形,上覆穹顶。这个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直径43.3米,正中有直径8.92米的圆洞。基础、墙和穹顶都用火山灰水泥制成的混凝土浇筑。作为骨料的石块,在下面的硬而重,在上面的软而轻。穹顶上部混凝土的比重只有基础比重的三分之二。基础底宽7.30米,墙和穹顶底部厚6米,穹顶顶部厚1.50米。穹顶内表面作凹格以减轻重量,共5排,每排28个(图1)。墙上除大门外有7个凹室,也能起减少施工量的作用。墙里和穹顶里都有砖券,结构作用不明显,可能出于施工需要。

图1 罗马万神殿内景图1 罗马万神殿内景

万神庙内部体现了古典建筑和谐、稳定和庄严的特色。穹顶顶部矢高43.3米,与直径相等,内部空间完整紧凑。墙面和穹顶都以水平划分为主,周圈一致,与单一空间协调。墙面所有构件都用赭红大理石(上部于1747年改建,仅中央主凹室的左侧一小部分为原状)。地面中央微凸,主要用灰白色大理石。穹顶抹灰,每个凹格中心原来可能有镀金的铜质玫瑰花。

万神庙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柱廊宽34米,深15.5米;有科林斯式柱16根,分3排,前排8根,中、后排各4根。柱身高12.5米,底径1.43米,用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柱头和柱础是白色大理石。大门两侧壁龛内原置奥古斯都像和他主管建筑的助手阿格里巴像。柱廊可能是从阿格里巴督造的旧万神庙(公元前27年)拆移过来的。穹顶和柱廊原来覆盖镀金铜瓦,663年被拜占廷皇帝掠去。735年以铅瓦覆盖。柱廊的铜质天花于17世纪上半叶被拆走。

万神庙前本来有狭长的广场,周以列柱。庙左右两侧有建筑物紧贴,所以外部艺术处理的重点在柱廊(图2)。现在庙前广场已彻底改建,列柱和庙左右的建筑物都已拆除。

图2 罗马万神殿和喷泉图2 罗马万神殿和喷泉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