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边界

/Corporate Governance Boundary/
条目作者严若森

严若森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8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8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公司治理的对象与范围,是对公司治理客体的界定,涵盖公司治理主体的相关权利、责任及治理活动的范围与程度。例如,在国有企业治理中,政府的治理边界是指政府在国有企业中的职能范围、责任担负与权利分配及其对国有企业权责利划分结构产生效应的界限。

英文名称
Corporate Governance Boundary
所属学科
工商管理

作为公司治理问题的基本内容,公司治理边界内生于资产的专用性根据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于公司之关系的紧密或疏远状况或情形,可将公司利益相关者划分至不同的公司治理边界中。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公司治理内边界,其涵盖股东、董事、经营者、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存在某种契约关系,均属公司紧密层的利益相关者;②公司治理外边界,其涵盖顾客、社区、政府、竞争者等与公司之关系相对疏远的利益相关者,属于公司治理内边界的外延;③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代理权争夺、外部接管威胁、财务机构等涵盖现实或潜在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形态既是公司治理的内容,亦属公司治理边界的范畴;④公司治理边界的扩大既是公司治理对象与范围的扩充,亦是承载诸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公司社会责任之边界的拓展与内容的丰富与强化。

公司治理边界不同于公司法人边界,公司形态与目标的差异会形成公司治理边界与公司法人边界的差异。例如,一个独立的公司,其相关权利、责任及治理活动均受限于公司法人边界之内,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公司集团或网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会使公司治理边界超出公司法人边界之限,相应地,集团母子公司成员之间或网络组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会使公司治理边界及个中产生的公司治理问题更加复杂化。事实上,公司集团或网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公司集团成员或网络组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更加复杂化,从而导致公司集团或网络组织的法人结构与其现实的权责利结构并非一致。例如,对公司集团而言,无论是母公司、子公司,抑或关联性公司,其真实的权责利结构及制衡关系均与独立单个公司的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兼具开放性与多极化特征的公司集团中,母公司绝对控制子公司,母公司的决策意志延伸的范围即界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外延的界限。不能单纯用独立单个公司的治理边界来说明集团公司的治理边界。同理,亦不能单纯用解析独立单个公司的治理边界的方法来解析网络组织的治理边界。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