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三聚聚合反应从单体角度可分为3类:①炔类单体的环三聚聚合。②腈基类单体的环三聚聚合。③芳乙酮的环三聚聚合。其中研究较多的是第一类,在此仅介绍这一类。
炔烃的环三聚聚合是一个较古老的反应。早在1948年,W.J.雷佩等就报道端炔可以在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下三聚形成苯环。炔烃的环三聚是制备取代苯环的有效手段,因而在有机化学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发展了钴、镍、铑、钯、钌等过渡金属的催化体系用于聚合。相对于炔烃的环三聚聚合,炔类单体的环三聚聚合发展较晚。20世纪70~80年代,已采用炔烃的环三聚反应进行聚合物的制备。1975年,俄国科学家V.谢尔盖耶夫[注]等指出,通过炔类单体的环三聚聚合得到的产物不溶于常规有机溶剂,二次加工十分困难。
1999年,唐本忠等通过过渡金属钽和铌的卤代物或金属卤化物和四苯基锡的二元共混体系催化炔烃环三聚聚合得到了可溶的超支化聚芳烃,随后又用镍、锌、铑、钯、钌、钴、铱等过渡金属化合物或络合物成功催化环三聚聚合,制备了可溶的、具有先进功能的超支化聚芳烃。2005年,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有机碱催化的羰基或酯基活化的炔类单体的环三聚聚合。这一聚合仅产生溶解性很好、分子量较大、具有先进功能的1,3,5-三取代苯型超支化聚芳烃,将炔类单体的环三聚聚合发展到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