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井工程 . 固井 . 油井水泥 . 水泥外加剂

水泥外加剂

/cement  additives/
条目作者柳华杰

柳华杰

最后更新 2023-11-28
浏览 164
最后更新 2023-11-28
浏览 16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英文名称
cement  additives
所属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1940年出现了3种外加剂,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对固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外加剂快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已经超过上百种。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在油井水泥外加剂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深井、超深井和特殊井对油井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地质构造复杂、井下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注水泥,采用纯水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艺技术的要求,必须依靠外加剂来调节其使用性能。外加剂可以在不改变水泥基本成分的情况下改变其水泥浆性能。油井水泥外加剂加量为水泥质量的5%以内,超过5%加量后称为油井水泥外掺料,油井水泥外加剂和外掺料统称为油井水泥外加剂。

可分为:缓凝剂、促凝早强剂、降失水剂、分散剂、消泡剂、减轻剂、加重剂、防止水泥石高温强度退化的外加剂。

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能显著延缓水泥浆稠化时间,防止油井水泥凝结过快的外加剂。

作用机理包括:①吸附理论。缓凝作用的产生是因为缓凝剂吸附在水化物表面,抑制了与水的接触。②沉淀理论。缓凝剂与水相中的钙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水泥颗粒周围形成一种不溶解的非渗透层。③成核理论。缓凝剂吸附在水化物的晶核上,抑制了水化物进一步增长。④络合理论。缓凝剂络合钙离子,防止晶核形成。

主要类型包括:木质素磺酸盐类、羟基羧酸类(酒石酸、硼酸及其盐、葡萄糖酸)、糖类化合物、纤维素衍生物、有机磷酸盐类、合成高温缓凝剂、无机化合物类、单宁及其衍生物。

能显著缩短水泥浆稠化时间,加速水泥熟料矿物的凝结与硬化,提高水泥石早期抗压强度的外加剂。主要用途是缩短凝结时间,用于表层套管注水泥、打水泥塞、堵漏等。

作用机理包括:①氯盐类早强剂。一是增加水泥颗粒的分散度,从而加速水泥水化和硬化的速度;二是与水泥熟料矿物产生化合作用,与铝酸三钙(C3A)化合生成水化氯铝酸钙,使胶体膨胀,水泥石孔隙减少,密实性增大,从而提高水泥石的强度。②硫酸盐类早强剂。硫酸盐对水泥具有促硬、早强作用,主要是因为它能与水泥熟料矿物水解析出的氢氧化钙发生置换反应,加速与水泥熟料中的C3A反应生成更多的硫铝酸钙,提高水泥水化液相中的固相比例,加快水泥凝结硬化的速度和早期强度的提高。③有机早强剂。如三乙醇胺,三乙醇胺能促进水泥石形成更多的钙矾石,能有效地吸附在水泥熟料矿物表面,加快C3A与石膏之间的反应.但三乙醇胺可能减缓硅酸三钙(C3S)的水化速度,通常与其他促凝早强剂复合使用,可发挥更好的早强作用。

主要类型包括: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促凝剂、复合促凝剂。

能够降低油井水泥浆失水量的外加剂。主要用于油层注水泥、挤水泥、尾管注水泥、水敏地层注水泥、防气窜注水泥,保护产能。

作用机理包括:①减少水泥滤饼的渗透率,改善水泥滤饼的结构,以形成致密、渗透率低的滤饼,从而降低失水。②增大水泥浆液相黏度,通过增大液相向地层滤失的阻力,降低水泥浆失水。

主要类型包括:①特制的超细研磨材料。例如膨润土、石灰石粉、沥青质、热塑性树脂、胶乳等颗粒材料。②水溶性高分子及有机材料。包括:水溶性改性天然产物,如改性纤维素类、淀粉类、改性褐煤类、单宁类。③合成具有磺酸盐基团或刚性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类、AMPS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聚合物体系、聚丙烯酰胺-磺甲基聚丙烯酰胺体系、聚乙烯多胺的共聚物等。④合成苯乙烯-丁二烯和胶乳丙烯酸或类似胶乳水泥浆体系。

用于改善水泥浆的流动性,降低水泥浆体系的黏度,改善并显著提高水泥浆流变性能的外加剂。主要用途是稀释水泥浆,提高顶替效率,降低水马力,使水泥浆易于泵送。

作用机理包括:①吸附-分散和释放游离水机理。分散剂可吸附于水泥颗粒的表面,形成吸附双电层,在电性相斥的作用下,使水泥水化初期形成的絮凝结构分散解体,释放出絮凝体内的游离水,提高水泥浆流变性能。②润湿作用。分散剂的润湿作用会增加水泥颗粒的水化面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阻止水泥颗粒的直接接触,起到润滑分散的作用。③微气泡润滑作用。分散剂的掺入将引入一定量的微细气泡,其与水泥质点具有相同符号的电荷,气泡与水泥颗粒间因电性相斥,因而增加了水泥颗粒间的滑动能力,使水泥颗粒分散。

主要类型包括:①磺酸盐类、密胺磺酸盐类(PMS)、聚萘磺酸盐类、木质素磺酸盐、聚苯乙烯磺酸盐。②醛酮缩聚物。③分子质量相对较低的羟基聚多糖,如水解淀粉等。④低分子化合物,如羟基羧酸等。

能够在泡沫表面扩散形成不稳定膜,从而起到消泡作用的外加剂材料。

作用机理包括:①消泡剂的分子结构通常带有支链并且烃链较短,使消泡剂在气-液界面上形成双吸附层强度差,有利于消泡。②消泡剂亲水基的极性较弱、亲油性较强,对液膜中极性水分子的吸引力较弱,自由水多,膜中液体的黏度低,容易流动,使液膜容易破裂而有利于消泡。③消泡剂分子的活性较高,加入泡沫体系后可顶替泡沫分子使泡破裂,从而有利于消泡。

主要类型包括:高分子醇、硅氧烷、磷酸酯、甘油聚醚等,长链羟基化合物粉状消泡剂,长链有机化合物液体消泡剂。

降低水泥浆密度的材料。

作用机理包括:①水基减轻剂。指能吸附过量的水且起到充填作用的材料,如膨润土、硅酸钠等水溶增黏剂;这类减轻剂能使水泥浆混配保持均匀,阻止过量游离水的产生。②低密度填充料。指密度低于波特兰水泥密度(3.15克/厘米3)的低密度材料,这类减轻剂只要加量足够就可以降低水泥浆密度。③气体减轻材料。常用空气或氮气来配制具有超低密度且抗压强度足够的泡沫水泥,常用方法有化学发泡和机械充气两种。

主要类型包括:膨润土、水玻璃、粉煤灰、空心玻璃微珠(漂珠)、气泡。

可以加重水泥浆密度的高比重材料。

合格的加重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材料的颗粒粒度分布与水泥相容。粒度太大易使水泥浆产生离析,粒度太小又会增加水泥浆的稠度。②用水量要少。用水量过大会使加重剂加量增大,影响水泥浆的强度发展。③不影响水泥水化进程,与其他添加剂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对外加剂的吸附能力要弱。

主要类型包括:钛铁矿石、赤铁矿石、重晶石以及可水混加重材料(见表)。

各种加重剂的性能和作用

加重剂

外观

密度

细度

对水泥浆的影响

可配制的水泥浆密度

重晶石粉

白色

粉末

4.1~4.4

97%<75μm

80%<45μm

增加需水量较大,增稠

可达到

2.35g/cm3

赤铁矿粉

暗红色

粉末

4.8~5.2

97%<75μm

85%<45μm

增加需水量较小,稍增稠

可达到

2.60g/cm3

钛铁矿粉

黑色

细粒

4.4~4.5

97%<75μm

80%<45μm

增加需水量较小

可达到

2.45g/cm3

BXW300S

棕红色

粉末

4.8~4.9

平均颗粒

粒度5μm

不增加需水量,无沉降稳定问题,有适当减阻效果

可达到

2.80g/cm3

能防止水泥石高温强度退化,稳定水泥石强度,降低水泥石渗透率的外加剂,主要用于热力开采稠油和深井注水泥。

主要类型为硅石粉即石英砂。硅石粉作为一种高温稳定剂,在高温、水化过程中,一方面能吸收水泥水化时析出的Ca(OH)2,降低液相中钙离子的浓度,打破C2SH和C2SH(A)等高钙硅酸盐的平衡,另一方面,又与水泥中α-C2SH发生反应,生成纤维状的托勃莫莱石和耐高温的硬硅钙石,从而提高水泥石在高温下的强度和热稳定性。硅石粉密度为2.62克/厘米3,加量为干灰的35%~40%。按使用的用途,硅石粉可分为小于等于200目的细石英粉和粗石英粉。在高温下广泛应用硅石粉作为高温抗强度退化剂。

  • 刘崇建.油气井注水泥理论与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 黄柏宗,吴达华.油井水泥及其外加剂的进展.钻井液与完井液,1994,(3):1-1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