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影视学 . 影视产业 . 〔 外国影视产业〕

泰国电影产业

/film industry in Thailand/
条目作者黄钰萤

黄钰萤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95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9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泰国制作的电影及其电影工业体系。

英文名称
film industry in Thailand
所属学科
影视学

泰国电影工业发展初期主要的投资和经营者是泰国皇室。1897年,泰王朱拉隆功出访瑞士时,瑞士人以胶片记录了他出访的行程,后来将影片作为礼物送给泰王。而陪同泰王出访的桑巴萨特拉王子[注]将当时欧洲的电影制作设备一起带回泰国,这位王子被称为“泰国电影之父”。回国后,王子开始研究并拍摄自己的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先是在王室贵族成员之间流通,后来开始有限度地公开放映。

1905年,日本商人在曼谷投资开设泰国第一家商业电影院,标志着泰国电影开始迈向商业化。由于发行和放映公司都是外来资金,放映的自然都是外国进口影片,泰国本身没有本土的电影制作。在拉玛六世的推动下,出现了一批泰国皇家国营电影公司,形成了泰国最初的电影产业。1927年,民营电影企业克伦赛电影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剧情片《双喜临门》上映。1928年,泰国引入了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2年,随着泰国转为君主立宪制,皇家国营的电影公司和组织纷纷宣告解散,留下来的也转型为政府机构,泰国电影界正式由民营企业主导。1932年4月1日,瓦苏拉蒂[注]兄弟制作的泰国第一部本土有声电影《误入歧途》公映。1933年,泰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索姆伯伯的宝藏》面世。1930~1942年被认为是泰国电影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泰国电影制作陷于停顿,电影公司纷纷倒闭。战后电影行业开始由商人主导,电影类型也倾向迎合大众娱乐口味,市场上充斥着成本低廉的动作片和受印度片影响的爱情歌舞片。

20世纪70年代,看电影成为泰国民众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本土电影行业繁荣。1973年,曼谷约有150座电影院,其他外省地区约有700座电影院。除固定的影院之外,全国各地还有无数的流动露天电影院,为小镇和乡村的居民提供娱乐,这一时期被誉为泰国电影业的第二个黄金时期。电影放映事业繁荣让从事电影发行放映的公司生意蒸蒸日上,而由于面对好莱坞影片的竞争,泰国本土的电影制作公司亦要依附发行商及放映商才能生存。由于控制了发行的渠道,发行商和放映商在决策和每个制作环节都拥有绝对的决定权,除非制作公司愿意迎合大院线公司的要求,否则几乎没有可能销售或放映自己的影片。另一方面,这些大型院线为确保有足够的电影放映,以支撑他们旗下的影院,开始大量投资本土电影的制作,逐渐成为制片公司融资的主要渠道。民营电影企业的发展开始出现产业垂直化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了四大民营电影企业,基本主导了泰国电影市场:金字塔娱乐[注]萨哈默克电影[注]五星制作[注]奔跑吧兄弟[注]

20世纪80~90年代,由于电视业的兴起、好莱坞的竞争,泰国本土电影业衰落。1997年,受亚洲经济危机冲击,泰国电影跌入谷底,每年电影产量跌至10部左右,但这样反而激发了泰国新一代导演的创意,也给泰国独立电影提供了机会。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浪潮导演崛起,N.尼美毕达[注]P.云旦拿域安[注]A.维拉斯哈古[注]等在国际影展大放异彩,亦出现了新一代国际电影明星如托尼贾等。2000年后,新电影公司崛起,如为泰国电影拓展海外市场做出贡献的泰国GTH影业。2010年以后,泰国电影在亚洲以至国际市场屡创佳绩,更在国际影展上屡获殊荣。

  • 陈晓达.透视当代泰国电影产业的崛起.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9(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