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首创于法国里昂。灯芯绒手感柔软,质地厚实,绒毛圆润丰满,绒条清晰,保暖性好,耐磨性强,服用寿命长。适宜制作秋冬季外衣、童装、鞋帽和幕布、窗帘、沙发等用品。灯芯绒由一组经纱和两组纬纱织成(图1),其中一组纬纱(称地纬)与经纱交织成固结绒毛的地布,另一组纬纱(称绒纬)与经纱交织构成有规律的浮纬,割断后形成绒毛。
灯芯绒(图2)品种很多,按绒条粗细分有特细条、细条、中条、粗条、阔条灯芯绒等。25.4毫米(1英寸)宽织物中有19条以上的称为特细条,14~19条为细条,9~14条为中条,6~9条为粗条,6条以下为阔条。也有粗细条间隔、部分条纹不割绒、或将绒条偏割形成绒毛一高一低的各类品种。按组织分有普通灯芯绒和提花灯芯绒。提花灯芯绒是利用提花的方法使地组织上呈现几何形花纹的条形绒毛。按染整加工分有杂色灯芯绒和印花灯芯绒。除纯棉产品外,还有棉/黏、涤/棉、维/棉、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灯芯绒及氨纶弹力灯芯绒等。
灯芯绒一般采用中支纱织制,地组织可根据品种的特点选用平纹、斜纹、变化纬重平等组织。例如中条灯芯绒采用1∶2平纹地,每织入1根地纬,连续织入2根绒纬,经纱与地纬构成地布,使绒纬呈有规律的长度(一般为5~6根经纱的位置)浮于布面上,割断的绒纬则成绒毛,由地布夹持固着。经密宜稍稀,使纬浮具有一定的长度,割绒后绒毛长短适宜,纬密宜较紧密,使绒毛不易脱落。绒毛的固结方式有V型和W型两种。V型固结法绒纬与经纱交织点少,绒毛容易脱落,但绒毛丰满圆润,一般适用于高纬密的阔粗条灯芯绒。W型固结法绒纬与经纱交织点多,绒毛固结较牢,但织物手感较硬,一般适用于中条、细条灯芯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