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哲学 . 哲学 . 西方哲学史 .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 意大利人文主义

但丁

/Dante Alighieri/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77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77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265-05~1321-09-13/14)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意大利诗人。全名但丁·阿利吉耶里。

英文名称
Dante Alighieri
职业
诗人
全名
但丁·阿利吉耶里
国籍
意大利
出生日期
1265-05
出生地点
佛罗伦萨
去世日期
1321-09-13/14
去世地点
拉维纳

生于佛罗伦萨,卒于拉维纳。但丁的家族隶属贵尔弗党,后者名为教皇党,实则是支持新型的市民阶级和小贵族的新党。但丁年幼时,母亲贝拉去世。12岁时,父亲安排他和婕玛·多那蒂订婚,婚后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丁年少时便好学深思,跟随著名学者B.拉蒂尼学习修辞和言说技巧,并在博洛尼亚大学学习。在佛罗伦萨,他与“温柔新体”诗派的领袖G.卡瓦尔堪提结下深厚的友谊。1290年,但丁的爱人贝雅特丽齐去世。为了寄托哀思,但丁写作了《新生》,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1293~1300年间,但丁广泛参与佛罗伦萨的政治活动,一度担任百人会议的成员以及6名行政官之一。但是,贵尔弗内部的分裂(黑党和白党)使得正直的但丁无处容身。1302年,但丁被缺席审判,交付巨额罚金,流放托斯卡纳境外两年。但他拒不接受罪名,遭到永久流放,终生都没有返回故乡。此后,但丁在维罗纳等地流亡,一边写作一边参与回乡的战斗。

手执《神曲》的但丁手执《神曲》的但丁

但丁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史诗杰作《神曲》,由《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组成。全诗共14233行,采取三韵句的格律形式,每段3行,每行11个音节。《地狱篇》34章,《炼狱篇》33章,《天国篇》33章,一共为100章。《神曲》采用意大利语而非当时流行的拉丁文写作,对于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和世界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内容上,《神曲》既体现了中世纪托马斯主义的神学和伦理,又表现了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新曙光。正因此,恩格斯称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在《神曲》之外,但丁还著有《论俗语》《筵席》等散文作品,以及《帝制论》。在《帝制论》中,但丁提出帝国和教会分立的“二元论”思想,拉响了现代政教分离原则的先声。

《神曲·地狱篇》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为基础,描述了地狱中的各种罪行。按照但丁的想象,地狱是北半球中心耶路撒冷地下一个巨大无比的深渊,状似漏斗。除了外围,地狱一共有九层。狄斯城外,住着没有受洗的婴儿以及犯邪淫罪、贪食罪、吝啬和浪费罪、易怒罪的人;狄斯城内是犯异端罪和伊壁鸠鲁主义的信徒;第七层是犯暴力罪的人,八、九两层是犯欺诈罪的人,分别是欺诈对自己不信任的人以及欺诈对自己信任的人。整个地狱的最低点,位于第九层的最后一环——犹大环,那里安置着魔鬼以及背叛上帝的犹大、背叛凯撒的卡修斯和布鲁图斯。地狱中,这些罪人根据“一报还一报”的原则接受与生前的罪行相应的惩罚。

《神曲·炼狱篇》描述有罪的基督徒,死后不能进入天国,在炼狱中修炼等待的场景。按照但丁的想象,炼狱是南半球一座雄伟无比的高山。这里,罪人按照罪的大小,从低往高分布。炼狱一共有三个区域,外围区域分别是因懒惰、横死和忙于尘事而临终忏悔的罪人。从山门到山顶的部分是主体部分一共有七层平台,分别是骄傲者、愤怒者、妒忌者、怠惰者、贪财者、贪食者和贪色者。他们所犯的罪行,与中世纪教会规定的七宗罪一一对应。在炼狱中,罪人一方面要遵循报复刑的原则遭受惩罚,同时也会进行反省,为天国的生活做准备。炼狱的顶点是伊甸园,是尘世幸福的顶点。

《神曲·天国篇》描述的,是但丁和贝雅特丽齐在天国游荡时看到的美景。对于天国的想象,但丁是根据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进行的。它分为各种圣徒居住的月天、水星天、金星天、日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以及上帝居住的净火天。净火天静止不动,却推动其余九天运动。但丁通过《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的写作,生动地揭示了个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上帝的指引下,逐步克服罪性的艰难历程,对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