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兽医学 .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 . 兽医临床诊断学 . 〔循环系统检查〕

动物浅表血管检查

/examination of superficial blood vesselsin animals/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44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4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对动物浅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检查,以及对动脉压的测定。

英文名称
examination of superficial blood vesselsin animals
所属学科
兽医学

用触诊的方法检查动物动脉的脉搏,判定其频率、节律、性质。马属动物检查颌外动脉,牛、骆驼检查尾中动脉,羊、猪、犬和猫检查股内侧动脉,家禽检查翼下动脉。

每分钟的脉搏次数,以次/分表示。正常脉搏的频率受品种、性别、年龄、外界温度、生产性能、紧张和兴奋状态等的影响。常见健康动物的脉搏频率变动范围见表。

常见健康动物的脉搏频率
动物种类
脉搏频率(次/分钟)动物种类
脉搏频率(次/分钟)
马、骡26~42

60~80

42~54

70~120
黄牛
50~80

110~130
水牛
30~50

120~140
绵羊、山羊
70~80
狐狸
85~130
骆驼
32~52
鸡(心率)
120~200
鹿
40~80
鸽(心率)
180~250

脉搏频率一般情况下与心率一致,但心律失常及血管疾病时脉搏频率不能完全代表心率。脉搏频率变化与心搏频率变化具有相同的临床意义。

包括脉搏的强弱、软硬、迟速及充盈度等。健康动物心脏收缩有力、每搏输出量适量、动脉管弹性良好且紧张度适中,表现为脉搏充实有力、强度相同,即中兽医所称的平脉。

脉搏的强弱指脉搏跳动力量的大小,即脉搏抬举检指的力量大小;而脉搏的大小是脉搏抬举检指的高度,也就是脉搏跳动时振幅的大小。脉搏的强弱或大小取决于动脉的充盈度和周围血管的阻力。强大脉表示心脏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多、周围动脉的阻力较小,见于健康动物兴奋及运动时,以及热性病初期、心脏代偿机能亢进期等。弱小脉表示心脏收缩力减弱,每搏输出量或血液总量减少、动脉压降低等,见于心脏衰弱、热性病及中毒病的后期。检脉仅感觉到微弱的脉搏跳动,或者难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则称为丝状脉或不感脉,见于心力衰竭及濒死期。

脉搏软硬主要指脉管的紧张度,即当手指按压时所感觉的脉管抵抗力的大小,决定于动脉收缩压的高低。硬脉表示血管紧张度增高,脉管紧张,见于破伤风、急性肾炎或伴有剧烈疼痛的疾病。软脉表示脉管紧张度降低,脉管弛缓,见于心力衰竭、长期发热(血管紧张度降低)及大失血等。硬而小的脉搏,称金线脉,见于急性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的初期,由心脏及血管受强度刺激所致。

脉搏的迟速指动脉管内压力上升及下降持续时间的长短,表现为波形上下变动的快慢程度。指检感觉脉搏骤来而急去的为速脉,又称跳脉,是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的示病症状;感觉徐来而缓去的为迟脉,见于主动脉瓣口狭窄。

根据脉管的充盈度将脉性分为实脉和虚脉。将检指加压及放开,反复操作以感觉脉管内径的大小:内径大的,表示血液充盈良好,即为实脉;内径小的,表示血液充盈不良,即为虚脉。实脉见于血液总量充足及心脏活动良好;虚脉表示血量不足,见于大失血及严重脱水。

在临床上,脉性的体现常是综合性的,既可以是强、大、实而有力的,也可以是弱、小、虚而无力的。

脉搏的规整性和时间间隔的均等性。又称脉调。健康动物的脉搏规整,时间间隔均等,称为节律脉;若脉搏的间隔时间不均等或脉搏不规整,则称为不整脉。临床上常见的不整脉有间歇脉、脉搏短绌以及二联律、三联律等,与心脏功能相关。

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分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DBP+1/3(SBP-DBP)。

动脉压测定多用于犬、猫等宠物。各种动物血压阈值差异较大。

血压升高见于肾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慢性贫血(猫)、高钠血症、糖尿病、肥胖症等;血压降低见于重症病例,如休克、心肌梗死、心肌变性、大出血等。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测定。用于了解微循环的功能状态。一般来说,牛的充盈时间不超过2秒,其他常见动物的充盈时间不超过1.5秒。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说明高度全身淤血,见于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和内毒素休克等。

检查体表静脉的充盈程度,异常表现为静脉萎陷和过度充盈。

体表静脉不显露或显露不明显,即静脉塌陷,输液和静脉采血困难,见于休克或严重毒血症的血管衰竭。

分全身性静脉过度充盈和局部性静脉过度充盈,即淤血。全身性静脉过度充盈表现为体表静脉呈明显的扩张或极度膨隆,如绳索状,可视黏膜潮红并有树枝状充血,有时伴发体躯下部浮肿,见于心衰、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肌营养不良、心内膜炎、三尖瓣闭锁不全、右房室口狭窄等。犬、猫腹腔内肿瘤、子宫囊性蓄脓、乳腺肿瘤等可见胸外静脉高度充盈(“饥饿线”)。局部性静脉过度充盈见于静脉管炎、静脉曲张、肿瘤等压迫,往往在淤血的静脉管周围发生水肿。

大静脉伴随着心脏活动而发生的波动。临床上主要检查颈静脉波动。根据颈静脉波动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3种。

与心室收缩不一致的静脉波动。当右心房收缩时,还流入心房的腔静脉血一时受阻,部分静脉血逆行波及前腔静脉和颈静脉,故又叫房性静脉波动。阴性静脉波动在生理条件下只达胸腔入口处或颈沟的后1/3处;当阴性静脉波动波及颈沟的中、前1/3处时,则表示心脏衰弱,血液还流发生严重障碍,全身静脉淤血严重。

与心室收缩一致的静脉波动。又称室性静脉波动,见于三尖瓣闭锁不全、震颤性心律失常。心室收缩时,血液通过闭锁不全的右房室口逆流到右心房,或震颤性心律失常时心房收缩不完全,而使前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逆流波传到颈静脉,即阳性颈静脉波动。由于阳性静脉波动是由心室收缩引起的,其力量强,故通常可波及颈沟的前1/3处。

颈动脉的强力搏动所引起的静脉波动。多在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时产生,并且与动脉搏同时出现。

区别以上3种静脉波动,除同时检查心搏动及动脉脉搏、观察其是否与心搏动或动脉搏同时出现,更可用静脉波动试验法,即以手指用力压住颈静脉中部,观察静脉波动出现或消失的情况。如近心端及远心端的颈静脉波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即为阴性静脉波动;如远心端静脉波动消失,而近心端的静脉波动不消失,甚至加强,则为阳性静脉波动;如近心端及远心端的静脉波动均不消失,即为假性静脉波动。


  • 王俊东,刘宗平.兽医临床诊断学.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 周庆国,蔡碧兰,陈桂敏,等.犬血压正常值及其测量部位探讨.中国兽医杂志,2005,41(11):37-3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