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于2002年10月26~28日在江苏镇江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各省艺术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江苏省文化厅领导、地方戏剧团团长、高校学者与戏曲专业的研究生约80人。这次会议是在戏曲进入新世纪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核心问题为地方戏曲在新形势下是以保护为主还是推向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戏曲工作者热烈讨论了地方戏曲的现状和发展。与会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分别从剧团的生存状态、研究院(所)目前有关地方戏的研究课题、高校的戏曲教育3个角度,分析了地方戏曲的生存状况及其生成原因,提出了振兴地方戏曲的措施,并对地方戏曲的远景做了规划。就地方戏剧团的生存状态而言,如何使地方剧种走出困境,进入良性循环的阶段,是大会代表讨论的一个重点问题。秦华生、赵兴勤、傅谨、朱恒夫、刘文峰、汪人元、刘祯、王安葵等专家进行发言。
第二届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河南省文化厅及周口市委、市政府和河南省艺术研究院主办,河南省越调剧团承办,于2003年11月12~14日在河南周口召开。与会代表60余人,有27位作了专题发言。重视对戏曲剧种、剧团的现状调查,从一系列实地考察得来的数据中总结剧种剧团的生存规律,探讨未来的发展途径,是这次会议发言的主要内容。
第三届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山西省文化厅、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大同市文化局承办,于2005年11月6~8日在山西大同举行。与会代表70人。这次会议是在文化部同时启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形势下召开的,传统戏曲如何克服生存困难、如何正确理解戏曲保护等问题成为讨论中心。同时,也是配合中国艺术研究院所承担的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而作的学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