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高尔基电影制片厂、捷克斯洛伐克科利巴电影制片厂等于1984年联合出品。编导,S.A.格拉西莫夫;摄影,S.菲利波夫;主演:S.A.格拉西莫夫、T.
影片再现了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A.N.托尔斯泰的一生。为了拍摄电影,导演格拉西莫夫用几十年时间系统研究托尔斯泰,用三年时间完成剧本。出色的演技和高超的化妆技巧,使影片在故事表层之上,展现出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影片共分为两部,主要呈现托尔斯泰内心的焦虑、思考、彷徨,对人类命运的担忧。第一部名为《失眠》,主要采取独白和双重视角表达的方式,展现托尔斯泰对过往重要片段的回忆,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纠偏,对自己与世界的格格不入的懊悔,塑造了一个走下神坛,有血有肉的文豪形象。第二部《出走》用纪录片的形式展现托尔斯泰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出走之后的时光,此刻的托尔斯泰年逾八旬,身体虚弱,在前往哥萨克所在的高加索地区时,因感染肺炎最终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去世。影片通过对托尔斯泰最后时光的记录,展现托尔斯泰对真理的探索、对信念的坚守以及对人类未来的焦虑、担忧。
与以往传记影片演员塑造角色的方式不同,主演塑造的托尔斯泰是具有与观众互动并互相激发思考的主动叙事者,演员把自己与托尔斯泰合为一体,较强的代入感使观众更深刻地体悟到托尔斯泰作为一个凡人的快乐、压抑、矛盾和愤懑。为展现托尔斯泰的内心活动并与影片的独白风格统一,导演使用了较多的特写镜头、固定镜头来展现托尔斯泰与妻子、妹妹等身边人物的关系,摄影风格较为简约、自然。影片1984年获第24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