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编剧,V.博戈莫诺夫、A.A.塔尔科夫斯基、A.C.康查洛夫斯基;导演,塔尔科夫斯基;摄影,V.尤索夫;主演,N.布尔雅耶夫,N.格陵柯、V.祖布科夫等。
故事讲述了12岁男孩伊万的家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纳粹杀害,为了复仇,他加入苏联红军,成为一名小侦察兵的故事。伊万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屡立战功,与红军中校格里兹诺夫、上校贺林、上尉科赫林成为好朋友,中校格里兹诺夫为了保护伊万,准备送他去军校读书,伊万坚决不从,最终在一次侦查活动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影片是导演塔尔科夫斯基的处女作,与以往的反战影片注重战争场面的纪实性和客观性描写不同,塔尔科夫斯基构建了现实和非现实两个时空,现实时空主要展现的是苏联红军与德国纳粹之间真实的战争场面,非现实时空主要是由伊万回忆母亲和妹妹的梦境和个人的臆想串联而成。两个时空通过不同的光影、造型、叙事内容区分开来,又通过伊万这个人物将其串联。风景优美的乡野、母亲和妹妹的笑容、自由奔跑的伊万、吃苹果的马、树林的蝴蝶和少年等非现实的意象与无处不在的烟雾、此起彼伏的枪炮声、被吊死的战友、暗示死亡的沼泽地等现实存在产生强烈的对比,激发观众视觉和心理的双重震荡。导演摆脱以往塑造英雄的概念化方式,采用长镜头、蒙太奇等多种艺术表现技巧,营造出影片的“诗性”风格,通过对伊万内心活动的呈现,细致地刻画出一个天真的孩童转变为复仇“怪物”的过程,衬托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孩子天性的扭曲。影片1962年获第27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5届美国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