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潮波进入河口后,在其传播过程中,因受河水顶托及河床阻力的影响,能量逐渐损耗,涨潮时流速愈来愈慢,潮差越来越小,直至涨潮流消失。在潮流界以上,河水受潮水顶托,潮波仍可影响一定距离,在潮差为零的地方,称为潮区界。从河口的口门到潮区界之间的河段,称为感潮河段。
因潮汐和径流强度变化及两者组合情况不同,潮区界和潮流界的位置随径流和潮势力的消长而变动。一般把多年平均枯季大潮的潮流界作为一个河口的潮流界。潮流界位于潮区界的下游侧,两者的间距视河流性质而定;平原河流潮流界与潮区界的间距比山溪性河流大得多。中国长江枯水期的潮区界,可达离口门640千米的安徽大通,但在洪水期只能达镇江附近;潮流界在枯水期可达南京,在洪水期只能到达江阴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