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占横纹肌溶解症病人的13%~50%。
首页
[{"ID":42425,"Name":"医学"},{"ID":75405,"Name":"现代医学"},{"ID":110883,"Name":"临床医学领域"},{"ID":111185,"Name":"内科学"},{"ID":111186,"Name":"〔泌尿〕"},{"ID":111187,"Name":"肾脏"},{"ID":111235,"Name":"继发性肾脏疾病"},{"ID":111267,"Name":"横纹肌溶解症相关肾损伤"}]
. 医学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领域 . 内科学 . 〔泌尿〕 . 肾脏 . 继发性肾脏疾病 . 横纹肌溶解症相关肾损伤横纹肌溶解症相关肾损伤
/rhabdomyoly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85次
任何原因引起的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导致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进而导致急性肾损伤及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
- 英文名称
- rhabdomyoly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 所属学科
- 现代医学
①遗传性因素。例如糖酵解或糖原分解异常性疾病、脂质代谢异常性疾病、线粒体疾病、嘌呤代谢异常性疾病等。②过度运动。高强度运动,癫痫、哮喘持续状态、破伤风等。③外伤。例如肌肉挤压、长期制动、电击等。④骨骼肌缺血,例如肢体动脉栓塞等。⑤内分泌及代谢性紊乱。例如低钾、低钙、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甲减等。⑥药物、毒物。例如酒精、可卡因及其他致幻剂、降脂药(他汀类、贝特类)、环孢菌素A、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吡咯类抗真菌药物、利托那韦、糖皮质激素、中枢神经抑制剂、神经肌肉阻断剂等。⑦感染。病毒:流感病毒A或B、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细菌:军团菌(最常见)、沙门氏菌、链球菌、葡球菌等。⑧炎症或免疫性疾病胰腺炎、肿瘤等。⑨肌炎、多发性肌炎。
可出现发热、乏力,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伴有肌肉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尿液可呈现茶色或葡萄酒色,可出现进行性少尿或无尿,以及氮质血症临床表现。
①有典型病史和临床表现(包括可疑病因、肌肉症状及尿色改变)。②血肌酸激酶(CK)高于正常值5倍以上,但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或CK同工酶增高,提示为骨骼肌来源。③尿肌红蛋白浓度≥250微克/毫升(对应于约100克肌肉损伤),则会出现尿液颜色明显改变。④符合2012年KDIGO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
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去除横纹肌溶解的诱因,及早进行水化、碱化尿液治疗,如出现尿量减少应及早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积极治疗并发症。
扩展阅读
-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 BOSCH X,POCH E,GRAU J M.Rhabdomyolysis and acute kidney injury.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9,361(1):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