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领域 . 内科学 . 〔泌尿〕 . 肾脏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RPGN/
最后更新 2023-05-30
浏览 221
最后更新 2023-05-30
浏览 22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基础上短期内出少尿、无尿,肾功能迅速减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英文名称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RPGN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多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少尿乃至无尿、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蛋白尿、伴或不伴水肿和高血压。该病多持续进展,即患者的肾功能呈急剧进行性恶化(通常在数日至3个月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以上)。未经治疗的患者常于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怀疑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需要尽快肾活检以争取早期明确诊断。本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广泛新月体形成,即肾小囊内细胞增生、纤维蛋白沉积。因此,本病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在病理上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为肾活检标本中有50%以上的肾小球有大新月体形成,即新月体面积超过肾小囊面积50%。

根据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ic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及肾脏病理荧光表现,可将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分为三型: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抗体型,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Ⅲ型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Ⅰ和Ⅱ型患者常较年轻,无明显性别差异;Ⅲ型患者年龄偏大且男性患者居多,多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引起。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情重、预后差,治疗关键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常需冲击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有:Ⅰ型新月体肾炎、新月体比例高、纤维性新月体、肾间质病变重、治疗前肌酐水平高、强化治疗不及时。

  •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