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传播学 . 人际传播 . 〔基本概念〕 . 人际传播基础

人际传播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条目作者张放沈荟
条目作者张放

张放

沈荟

沈荟

最后更新 2024-01-13
浏览 307
最后更新 2024-01-13
浏览 30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信息传播活动。又称人际交流沟通或人际交流、人际沟通。

英文名称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又称
人际交流沟通、人际交流、人际沟通
所属学科
传播学

作为人类最基本、最常见、最直观的传播行为及关系交往活动,人际传播发生在个体之间,通过言语讯息或非言语讯息的生产与传递,使参与者达到认识自我、共享意义及相互理解的目的,对人际关系的维护有重要意义。与单向性的大众传播不同,人际传播的根本特征是双向互动性。在人际传播中,个人既是讯息的发出者,又是讯息的接收者,循环往复的讯息传受行为共同构成了传播过程。只有建立在传受双方双向互动的基础上,人际传播才得以正常进行。

人际传播按照不同的依据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参与者人数,可分为一对一传播与群体传播;按照传播时位(即反馈即时性)可分为同步交流沟通(即即时反馈的交流沟通,如面对面互动、打电话等)与异步交流沟通(即非即时反馈的交流沟通,如书信来往、电子邮件来往等);按照中介性或在场感可分为面对面人际传播与中介化人际传播(如书信来往、打电话、网络即时通信等);按照人际关系属性可分为交往(关系性人际传播)与非交往(非关系性人际传播),其中前者按照人际关系亲近程度又可分为亲密关系人际传播(如家庭人际传播、朋友间人际传播、恋人间人际传播等)与非亲密关系人际传播(如职场人际传播、医患间人际传播等)。

生活中人际传播的讯息形式多种多样,除言语讯息之外,还有各种非言语讯息,主要包括语音讯息、眼神讯息、身势讯息、触觉讯息、嗅觉讯息、空间行为讯息、时间行为讯息、饰物讯息等。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际传播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传播活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个人角度来看,人际传播对认识自我及发展自我、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满足情感需要等起着重要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关系网络的联结、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以及社会思想文化的传承,均离不开人际传播这一基础。

以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人际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人际传播要素。即人际传播是如何构成的,有哪些必不可少的要素。②人际传播过程机制。即人际传播包含哪些环节,是如何进行并完成的。③人际传播技巧。即如何得体、有效地进行并完成人际传播。④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如何通过人际传播建立、发展与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具有何种特征与属性。人际传播学属于传播学的主要分支,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理工学科。

  • 斯图尔特 J.沟通之桥:人际传播经典读本. 10版.王怡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 BUBER M.I and thou.New York:Scribner,197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