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日本东京都。1996~2010任日本动画协会会长。一生共导演木偶动画电影14部,制作木偶动画电视2部。
自幼喜爱做木偶,作品曾入选东京都涩谷区木偶大赛。自旧东京府立工艺学校毕业后,进入横滨高等专科学校(现横滨国立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学习,于1944年毕业。1946年,考入东宝公司东宝电影制片厂美术部。作为美术,参与过《再一次》(五所平之助导演,1947)、《战争与和平》(山本萨夫和龟井文夫联合导演,1947)等日本电影大师们的战后作品的创作,也习得诸多电影语法。1947年起卷入东宝劳资纷争,以参与拍摄完成《黎明的逃脱》(谷口千吉导演,1950)为终结,被迫离开东宝公司独立。
1953年跟随其师、剧作家饭泽匡,与持永只仁等人结成“木偶艺术制作”工作室,着手木偶绘本的制作。1954~1957年,共参与了23部木偶绘本。1958年,与“木偶艺术制作”工作室同道一起设立广告公司“芝制片”,并成为持永只仁归国后所教导出的第一人,习得木偶的操控方法,完成诸多动画广告。1962年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留学一年,并遍历东欧和东亚各国。回国后,边参与木偶美术、儿童电视节目中的木偶制作、广告等,边陆续发表个人作品。1968年,以处女作《摘花》获得马马亚国际动画电影节银奖。
在木偶动画电影方面,1972年的《鬼》表现袭击爱子的老母最终变成了鬼,获日本大藤信郎奖、法国昂西动画片节佳作奖和墨尔本电影节特别奖。1976年的《道成寺》表现女人对青年僧侣的盲目热爱而变成了大蛇,最终将爱人烧死。1979年的《火宅》改编自传统戏剧“能乐”,表现了因困于两个男人的爱而自堕地狱的少女。这三部作品均取材于古典传说,表现命运多舛的女性,因而被称为“不合理三部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川本喜八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尤其与中国交往密切。1988年,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完成中国寓言《不射之射》。1989年,在日本与扬州木偶剧团合作的大型木偶剧《三国志》中担任木偶美术。1990年与捷克合作完成《荆棘公主或是睡美人》。
在木偶动画电视方面,他早在1967年就参与NHK的木偶工作。后在NHK木偶连续剧《三国志》(1982~1984)中大展身手,以高超精致的木偶制作而妇孺皆知。在社会活动方面,于1996年继手塚治虫后接任日本动画协会会长。2007年,在长野县饭田市设立“川本喜八郎木偶美术馆”,自任首届馆长。殁后的2012年,其出生地东京都涩谷区开设有“川本喜八郎艺廊”,向社会展示其所做的木偶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