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海河耳闸公园地处海河支流子牙河与新开河交汇之处,是海河上游的河滨公园,也是在原工厂和居民区搬迁后新建起来的、具有地球科学及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园。在公园的地学文化广场内,矗立着中国地学会在津成立100周年纪念碑。
中国地学会成立百年纪念碑
为纪念中国地学会成立100周年建造的纪念碑。
- 英文名称
- Centennial Monument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Geological Society
- 地理位置
- 天津市海河耳闸公园内
- 创建时间
- 2011
中国地学会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学术团体之一,1909年9月28日成立于天津,它的成立推动了中国近代地球科学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1934年,中国地学会与在南京成立的中国地理学会合并,组成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GSC)。为了纪念中国地学会成立100周年,由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倡议,建议在中国地学会的发祥地天津建立一座纪念碑。天津市政府对此建议高度重视,委托天津市地理学会负责纪念碑的筹建事宜。2009年9月17日,在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确定了建碑选址在海河耳闸公园。纪念碑于2011年建成,被誉为中国纪念学术团体的“第一碑”。
纪念碑的基座为黑色的辉绿岩,碑身由取自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肉红色花岗岩砌成,高8米、宽3.2米、厚2米,坐东朝西。纪念碑分正面和背面两部分:①正面。左上方刻有中国地理学会英文名称:The Chinese Geological Society。上半部开凿出一道宽大的裂隙,内嵌不锈钢地球仪,形状似一只睁开的眼睛,其寓意为:在近代中国,世界上地球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地理发现通过中国地学会传播到国内,使国人耳目一新。正下方刻有“100(1909~2009)”的浮雕,意为纪念中国地学会成立100年。右下方刻有中国地理学会的会徽。②背面。刻有纪念碑文,内容为:“公元一九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国近代最早的地球科学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河北第一蒙养院成立。聚地理、地质、水利教育各界之耆宿时彦为学会中坚,并公推张相文先生为会长。翌年,创办我国第一种学术刊物《地学杂志》。中国地学会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前身,其成立促进了中国近代地理科学的发展。时序殷流,薪火相传。百年来,中国地理学会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而今日臻辉煌。为缅怀先贤、启示后人,特建纪念碑,百年相感,永矢弗谖。”
扩展阅读
- 刘纪远.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