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欧盟于2000年发表了《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全面整合食品安全政策,并从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建立新的食品管理机制和完善立法体系入手改革,提出了给予消费者“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保障的口号。对于水产品来说就是涵盖“从养殖场到餐桌”整个供应链。
水产品全程质量控制
水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连接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水产品涉及从养殖到消费诸多环节,包括养殖、加工、流通和消费等阶段,链条长,环节多,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安全。
- 英文名称
- total quality control of aquatic food production
- 所属学科
- 渔业
对水产品养殖过程进行监控,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是安全的,对产品的养殖基地水环境进行质量控制,并对饲料、渔药等养殖投入品及种苗等相关的生产资料进行监控。对养殖环境安全控制应遵照国家标准规定对水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控制,保证水产品生产环境达到标准要求。对生产资料进行控制要遵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和农业农村部等制定的一系列相关规定。在水产品生产中,水产品的生产资料必须符合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生产资料使用准则的要求。确保水产品养殖阶段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所有危害得到控制,保障生产出的水产品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
对水产品加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对水产品的加工工艺、环境设施、生产标准等进行监控,整个加工过程应根据良好作业规范(GM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要求严格执行。水产品在加工时应按照食品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来执行,并保证资料完整。对水产品工艺的控制还包括水产品在生产时要符合水产品生产卫生加工的要求,另外选用的工艺应能完整地反映出食品的功效,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食品功效的损失,防止微生物等的侵蚀。加工工艺与产品性状应相符。水产品的生产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有直接关系。不同产品对环境设施的具体要求不一样,生产车间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和周围环境的洁净度,因此对水产品生产环境设施监控主要侧重这三方面。对水产品生产标准的控制可以按照GB 209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制品生产卫生规范》标准执行。生产标准又可以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按标准组织生产才能保证生产出安全的食品。总之,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要求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环境、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符合法规要求。
水产品流通阶段质量控制包括产品运输环节、贮藏环节、分销环节等的控制。对水产品运输、贮藏、分销环节可依据HACCP的水产品流通阶段质量控制,结合良好的流通规范、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认证体系等执行,从而保证流通阶段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不利因素。如生鲜冷冻水产品应实行冷链物流,使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生理需求的低温环境,以保证水产品质量,减少水产品消耗;对货架期内的食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水产品在消费阶段质量控制,主要是防止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管制。应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刑法等加强消费阶段质量安全控制。同时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加强检查与监督。
扩展阅读
- 康明丽,牟德华.我国有机食品的产销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3):3.
- 张吉国,胡继连,张新明.我国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问题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