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外国文学 . 美国文学 . 安纳亚,R.A.

安纳亚,R.

/Rudolfo Anaya/
条目作者赵文书

赵文书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14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1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937-10-30~  )

墨西哥裔美国作家。

英文名称
Rudolfo Anaya
国籍
美国
出生日期
1937-10-30
出生地点
新墨西哥州

生于新墨西哥州东部的帕斯图拉小村,在圣塔·罗萨小镇长大,其父亲来自牧民家庭,母亲来自农民家庭。安纳亚兄弟姊妹十人,他排行第五。安纳亚的母语是西班牙语,直到上学之后才开始学英语。上中学时,安纳亚随家庭搬到新墨西哥州最大的城市阿尔伯克基,开始接触到新墨西哥州的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获新墨西哥大学英文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学教书。1972年,处女作《保佑我吧,乌尔蒂玛》出版并获奖,他顺利获得了新墨西哥大学教职,一直在新墨西哥大学英文系任教,直至1993年退休。

《保佑我吧,乌尔蒂玛》是安纳亚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小说以主人公安东尼奥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从儿童的视角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墨裔美国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小说的故事内容融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于一体,肯定了西班牙天主教文化和本土印第安文化对面临盎格鲁-撒克逊英语文化冲击的墨裔美国人的重要价值。墨裔美国人也称奇卡诺(Chicano),是西班牙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在美国少数族裔民权运动之前,墨裔美国人刻意淡化或压抑自身的印第安印记,而民权运动所提倡的族裔自豪感帮助释放了他们的本土文化负担。小说提倡文化平等和文化融合,暗合了民权运动中墨裔美国人的文化心理,所以出版后畅销不衰,并于2013年被拍摄成电影。这部小说是奇卡诺文学兴起的标志,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

安纳亚的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他的新墨西哥三部曲包括《保佑我吧,乌尔蒂玛》(1972)、《阿兹特兰之心》(1976)和《托图嘎》(1979),连续探讨以阿兹特兰神话为代表的阿兹特克文化之于奇卡诺身份的重要意义。从90年代起,安纳亚开始以小说再现美国西南部的风土人情,发表了《阿尔伯克基》(1992)。继而以《阿尔伯克基》中的一个配角索尼·巴卡为主人公,开始创作“索尼·巴卡系列”侦探小说,包括《齐亚之夏》(1995)、《格兰德河之秋》(1996)、《萨满之冬》(1999)和《赫梅斯之春》(2005),这些系列小说利用常规的侦探小说元素,讲述阿尔伯克基附近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了更多的读者。

安纳亚是一位多产作家,还发表了戏剧、诗歌、游记和儿童文学作品,并编纂了很多奇卡诺文选。代表作有戏剧《罗萨·琳达》(2013)、诗作《胡安·奇卡斯巴达斯历险记》(1985)、儿童文学作品《桑特罗的奇迹》(2004)等。安纳亚曾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来到中国,并在《一个奇卡诺人在中国》(1986)中记述了这段经历。

安纳亚是奇卡诺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提倡文化融合和包容,在奇卡诺族群和美国主流社会中都有广泛的读者。

  • BAEZA A.Man of Aztlán: A Biography of Rudolfo Anaya.Austin:Eakin Press,2001.
  • RAMIREZ L E.Encyclopedia of Hispanic-American literature.New York:Facts On File,2008.
  • 鲁道夫·安纳亚.祝福我,乌蒂玛.李淑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