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学 . 农业与农村经济学 . 农业经济学 . 〔农业污染〕

大米镉超标事件

/rice cadmium exceeded events/
条目作者尹晓青

尹晓青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73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7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媒体报道进入市场的原料大米及米制品中镉含量超标所引发的事件。

英文名称
rice cadmium exceeded events
发生地点
湖南、江西等地
披露时间
2011-02、2013-03

2011年2月,《新世纪》周刊以“镉米杀机”为题披露局部地区大米镉含量超标现象;2013年3月《南方日报》曝出“湖南问题大米流向广东餐桌”的新闻;2013年4月广州食药监局公布了18个批次大米和米制品抽检结果,镉超标率达44%等,由此造成湖南等地大米滞销,稻米生产遭受重创,加工量大幅下降。

相关研究表明,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原因,一是金属采矿和冶炼中废弃物堆放及废水违规排放造成的农田土壤镉污染所致;二是部分水稻种植区域土壤酸化(退化),增加了水稻对土壤中镉的吸收;三是种植的籼稻/杂交稻更容易吸附镉;四是不当施用含镉量高的磷肥加剧了土壤镉污染。

镉的生物半衰期为10~30年,且生物富集作用显著。长期摄入镉含量超标大米,可使镉在人体内肝、肾、胰腺等内积累,会影响人的造血、神经、肾脏等生理活动或器官功能;而且镉被人体吸收后,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变形等症状,给健康带来严重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对镉摄入量的安全标准是基于对肾脏的毒性建立的。原规定的上限为7微克/千克体重/周,2010年将上限调整为25微克/千克体重/月。对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来说,每月镉的总摄入量上限为1500微克,如果在这个摄入量之内就不存在健康风险。

中国执行的大米镉限量标准为0.2毫克/千克,高于日本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0.4毫克/千克限量标准。此次镉米事件报道中,抽检的大米镉含量最高达1.005毫克/千克,接近日本高镉地区大米的镉含量1.06毫克/千克。

镉米事件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并布置相关工作。2014 年首次发布了全国性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初步摸清了土壤镉污染情况,陆续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对耕地进行分类管理,大大降低了粮食生产中镉超标风险。加强对工矿业镉污染源头治理,农业生产中推行化肥、农药“双减量”,减少面源镉污染等。

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经初步建成,从2016年起每年开展例行监测。2019年组织完成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显示,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其中镉为首要污染物。这表明对土壤镉污染的防治时刻不能放松。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