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测绘学 . 海洋测绘学 . 海图制图 . 海图内容 . 海图地理要素 . 导助航标志

罗兰-C

/Loran-C/
条目作者陆永强

陆永强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57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5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采用低频和脉冲相位差制式的远程双曲线无线电导航系统。

英文名称
Loran-C
所属学科
测绘学

采用双曲线无线电定位方法,在工作区内依次接收主副站台发射的信号,通过统计达到时间差,建立两条双曲线,通过其交点确定接收用户的位置信息。其工作频率为100千赫兹,地波精度为传播距离的0.1%;作用距离1500~2000海里,定位精确度0.25~3海里。重复精确度为18~90米。

罗兰-C台链由3~5个间隔600~1000海里的台站组成。其信号格式为一系列特定结构的、载波频率以100千赫兹为中心的简短无线电脉冲组成。其中一个台站被指定为主台,发射由9脉冲组成的脉冲群;其他台站为副台,发射8脉冲组成的脉冲群。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立罗兰-C电导航系统。俄罗斯联邦也有类似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在运行,称为恰卡(CHAYKA)。世界上约有24个罗兰-C和恰卡台链,主要覆盖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印度、中国、韩国、西北太平洋、俄罗斯和西北欧。使用市场上购买的接收机可使用这些系统。1979年,中国正式确定建立罗兰-C系统,即“长河二号”工程,设有三个罗兰-C台链,共6个发射站。信号覆盖范围北起日本海,东至西太平洋,南达南沙群岛,在中国近海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罗兰-C系统覆盖网。

罗兰-C台站的资料通常刊登在航标表;为配合使用罗兰-C导航系统,测绘机构出版专门的双曲线导航图,用于实时定位作业。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