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测两点间水面或底面铅直方向的差值及水平距离,经计算得到比降值。是重要的水文观测内容,为通航水位计算、流量或床面糙率推算、水位与流量关系研究和河床演变分析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比降观测按观测对象可分为水面比降观测和河道比降观测。
水面比降观测是观测沿水流方向或水面出现落差水域的水面坡度。水面落差测量主要以设立比降水尺进行同步水位观测的方式获得。在进行比降水尺观测的同时,附近的基本水尺要同步进行水位观测,并同步观测断面流量。水位观测站点位置、水尺零点高程要进行联测,以保证比降观测结果的精度。水位观测方法包括人工观测、自记水位计观测、设立遥测遥报站等。水平距离测量方法主要有坐标解析法、直接测量法等。按观测水域分为:①纵比降观测。对沿水流方向,上、下游两断面水面落差和其间的河道长度进行测量。观测断面通常布置在河岸和河床稳定,过水断面均匀一致,避免有上、下游支流的汇入或任何建筑物对水流引起显著干扰的顺直河道段。通常选择在枯、中、洪水期各测量一次。为推算河床糙率获取资料的观测,要在每次流量观测的开始和结束时观测比降。在水库下游附近观测时,要在流经测段的水库下泄水量平稳后,再进行观测。并选择水库下泄流量较大和较小时各观测一次。在受潮汐影响的河口段观测时,要加密观测断面和观测次数,并依据潮汐条件选择观测时间。②横比降观测。在河流弯道处水流受到离心力作用形成垂直于水流方向的落差时,对两岸间的水面落差和宽度进行测量。③河心比降观测。在河流中出现洲、滩、壅水的情况下,对壅水区和岸边的水面落差和水平距离进行测量。
河道比降观测是观测沿水流方向上、下游河床高程差及河道长度,经计算得到河道比降,又称河床比降。河床比降主要通过水深测量的方式,获得观测河段水下地形或河道断面高程数据,利用河段地形图或河道断面数据计算河床比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