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声图中目标成像失真、受扰等原因,声图判读人员需经过训练和工作实践,方可从大量复杂的背景图像中,判读出正确的扫测目标的位置、性质、大小和高度等信息。能够进行声图判读的基础是了解侧扫声呐在水下的几何关系。
如图1所示,侧扫声呐的拖鱼被拖曳在海面下一定深度。声信号记录的开始时间是声呐的发射脉冲。在声图中,零时刻是发射脉冲,反应为黑的标志;紧跟着的时间内为水体对应的无声区或水体中反射体信号;第一个回声信号可能是来自水面或是来自声呐拖鱼下方的海底面反射信号,这取决于声呐拖鱼在水柱中的位置。平坦的海底声图反应为较为均匀的灰色。凸出海底目标将阻挡声波一段距离后再次到达海底,声图上将出现一块白色的声学阴影的区域。可以根据此阴影长度,顾及拖鱼至海底高度及其至目标的斜距等参数,计算目标自海底的高度。
如图2所示,强的反射信号后面跟随着白色的声学阴影的声图意味着典型的目标凸起。反之,如果有一个凹陷,无声的白色阴影区域将出现在强信号的深色区域之前。阴影可以是声波被阻挡某一区域而形成的,也可能是海底下陷致使到达海底声波的掠射角接零度,造成反射声波的能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声阴影。典型的凹陷声图有疏浚痕,电缆和管线沟,以及潮流冲刷沟。
声学目标及其阴影二者间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反映出目标和海底的相互位置关系。声图判读者可以根据阴影的部分信息来判断一个目标是卧于海底,还是悬在水中。卧于海底的目标,其阴影直接跟随在目标的深色反射回声之后,不可割,如图3所示。如果目标悬于海底上,目标和阴影将不再相连,如图4所示。
上述方法是声图判读的基础,实践中还要顾及各种干扰信号、目标变形、声呐分辨率以及海洋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才能进一步准确地进行声图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