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 . 高分子组装 . 微流控技术

微流控技术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条目作者姜伟

姜伟

最后更新 2023-06-15
浏览 169
最后更新 2023-06-15
浏览 16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使用微管道(又称微通道,孔径为1微米到1毫米)来处理或操纵体积为纳(10-9)升到皮(10-15)升微小流体的技术。

英文名称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所属学科
化学

该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已在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微流控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其通道可通过微加工技术在基底(如硅、石英、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上构建而成。Y型(图a是最简单的Y型微流控芯片的示意图)的两端为不同液体的进液口,采用微型注射泵驱动液体流动,在Y型交叉点汇合,尾端(收集口)流出,形成微流体系统。

微流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微尺度环境下独特的流体性质,如层流和液滴等。借助这些独特的流体现象,微流控可以实现一系列常规方法所难以完成的微加工和微操作,从技术层面提供了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集中控制微流体的能力。例如,当互溶的两相流体通入微通道时,利用流体在微流控芯片通道内的层流特性,可以实现材料、化学环境和细胞在微通道中的有序排布。在层流情况下,微尺度下的传质形式主要为扩散,由于扩散速率与分子自身的特性有关,利用分子在微通道中的不同扩散距离可以将不同的分子进行分离。此外,通过在微流控通道中制作特殊结构,可以加快传质过程和液体的混合(图b)。而当两相不互溶的液体(油和水)在微流控通道中流动时,在液/液界面张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其中一相流体会形成高度均一的间断流,即液滴(图c)。相比于传统的液滴制备方法,微流控技术能够以非常高的通量制备高度单分散性的液滴乳液,且通过精密的通道设计,可以实现复杂多级乳液液滴的批量制备。

Y型微流控芯片示意图以及呈现的流体性质Y型微流控芯片示意图以及呈现的流体性质

微流控技术具有样品消耗少、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多功能集成、体积小和便于携带等优点,已在微反应器、便携式检测、尺寸/形状可控材料制备、单细胞实验、颗粒物质/细胞分离等领域得到应用。为弥补细胞静态培养和动物实验真实微环境的差异,将细胞或组织置于精确设计的微流控通道中,构筑了体外模拟组织和器官的“器官芯片”(organs-on-chip),为信号通路、药物筛选、生物毒性评价等系统体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 SONG H, BRINGER M R, TICE J D, et al.Experimental Test of Scaling of Mixing by Chaotic Advection in Droplets Moving Through Microfluidic Channe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3,83(22):4664-4666.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