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最早于1941年发明,因其单体1,3-丙二醇(PDO)的高效低成本制备技术未能取得突破,其商品化应用远远落后于同时期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随着德国德固赛公司、荷兰壳牌公司、美国杜邦公司分别成功开发经丙烯醛水合法、环氧乙烷甲酰化法和生物发酵法制备PDO,PTT及相关产品才相继进入推广阶段,其中壳牌公司、杜邦公司基于化学法和生物法PDO所合成的PTT商品名称分别为“CORTERRA”和“SORONA”。中国众多科研工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持续开展PDO制备、PTT合成及相关产业化技术研究,盛虹集团和张家港美景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基本实现PDO及PTT产业化,后续扩产以熔体直纺为主。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2083,"Name":"化学"},{"ID":107852,"Name":"高分子化学"},{"ID":108070,"Name":"合成高分子"},{"ID":108134,"Name":"聚酯"},{"ID":108140,"Name":"饱和聚酯"},{"ID":108144,"Name":"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 理学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 . 合成高分子 . 聚酯 . 饱和聚酯 .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PTT/
最后更新 2023-03-02
浏览 156次
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1,3-丙二醇进行酯交换或对苯二甲酸与1,3-丙二醇酯化后缩聚而成的一种半芳香族聚酯。80%用于纤维,其余则主要用于薄膜和工程塑料。英文缩写PTT。
- 英文名称
-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PTT
- 所属学科
- 化学
有别于PET几乎是直线型的大分子构象,PTT的分子构象呈现Z形螺旋排列,晶体为三斜晶系结构,这种高度收缩的结晶链赋予PTT不同于其他聚合物的优异弹性回复特性。作为工程塑料,PTT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特性介乎PET和PBT之间。作为纤维,PTT螺旋形的分子构象赋予纤维突出的弹性;比PET略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其纤维和织物可在较低温度染色,具备优良的分散染料上染特性;略低的纤维杨氏模量则使得织物手感柔软、蓬松性好。
在工程塑料领域,优异的加工成型性使PTT可与传统工程塑料相媲美而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利用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PET,成型性好、结晶化速率较快,则适于制备双轴拉伸膜和吹塑瓶等产品。在化学纤维领域,纺制短纤或长丝等,应用于针织、机织和无纺面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拉伸回弹性、低静电及抗污能力等,适于制备半精纺针织羊毛衫、高档西装、泳装内衣和地毯丝、单丝、无纺布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