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工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计量学 . 时间频率计量 . 时标

协调世界时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
条目作者马凤鸣

马凤鸣

最后更新 2023-09-16
浏览 697
最后更新 2023-09-16
浏览 69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国际计量局(BIPM)对国际原子时(TAI)实施闰秒产生的时标。唯一推荐的国际参考时标,也是大多数国家民用时间的依据。

英文名称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
所属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世界时以平太阳秒为单位,国际原子时以原子秒为单位。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提出了国际原子时(TAI)的定义和使用。1972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定义了协调世界时,以UTC表示。UTC就是不定期引入闰秒修正的国际原子时,从而保证UTC与一类世界时(UT1)时刻偏差不超过0.9秒。一旦偏差接近0.9秒时,就对UTC实施闰秒调整。即对UTC的时刻调慢或调快1秒,调慢称为正闰秒,调快称为负闰秒。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服务(IERS)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与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共同设立的机构。闰秒的具体时间不可预测,IERS负责提供地球自转角随时间变化的测量结果UT1-UTC,决定和发布插入闰秒,并在下一个6月或12月的UTC的最后1分钟进行。

UTC是事后计算得到的纸面时间。截至2019年,全世界有70余个守时实验室向国际计量局报数以计算UTC。这些实验室产生和保持实时时标UTC(k)(k为实验室代码),作为UTC的物理实现,同时实现向UTC的溯源。UTC(k)与UTC的时差及不确定度每月由BIPM在《时间公报》(Circular T)发布。中国有3家守时实验室参加UTC的计算,保有地方协调世界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的UTC(NIM);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UTC(NTSC)和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的UTC(BIRM)。

用户可以利用IERS提供的UT1-UTC观测值或预报值,从UTC导出地球的自转角;在不发生闰秒的时间段,UTC提供一种测量时间间隔和传递频率标准的方法。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