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生类群包括沟齿鼩科、鼩鼱科、鼹科和猬科等4科以及更新世晚期灭绝的岛鼩科。已知现生物种近450种,其中鼩鼱科300多种。食虫目的分类一度较为混乱,曾被戏称为分类学上的“垃圾筐”:凡是难以弄清分类关系的小型哺乳动物都会被归入食虫目。劳亚食虫目的5个科曾与皮翼目、象鼩目、攀鼩目、金鼹科和马岛猬科等一同归入食虫目,这些都是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的类群。广义上的“食虫类”在形态上具有保守性和相似性,如现生“食虫类”都具有较长的吻、眼睛小、缺少盲肠。由于这个类群缺乏明显的进步性特征,且它们的化石在各个地层都非常丰富,进化生物学家曾经认为它们是整个真兽亚纲中最原始的类群,抑或最接近真兽亚纲祖先的类群。20世纪80年代,分类学家已经能够基于形态特征将上述各个目和科进行准确区分,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得益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兴起,上述科、目之间的关系才得以解决。其中攀鼩目和皮翼目被证明是与灵长目在进化关系上更为接近的类群,尽管三个目之间的关系至今尚存在争论。金鼹科和马岛猬科被归于非洲鼩目和象鼩目一起被归入非洲兽总目。自2001年以来的主流研究均支持沟齿鼩科、鼩鼱科、鼹科、猬科和岛鼩科在进化上是一个单系群,因此被归于劳亚食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