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巴黎,卒于沙特奈。早年当过工程师,从事过法律工作。后致力于诗歌创作。曾参加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帕尔纳斯派,《诗章与诗篇》(1865)中的《碎瓶》等被视为帕尔纳斯派的经典之作。后来他逐渐摆脱“无个性诗歌”倾向,诗集《孤独》(1869)、《徒然的柔情》(1875)写精神的孤寂、爱情的失意,充满忧郁的情调。苏利-普吕多姆参加过1870年的普法战争,经受了饥饿、寒冷和疲惫的折磨,由此他写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性的诗集《战时印象》(1872)、《命运》(1872)、《正义》(1878)、《幸福》(1888),主要探讨人类意识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他还翻译过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作品,写过美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评论。1881年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9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这项文学奖创立以来第一位获奖者。
首页
[{"ID":42420,"Name":"文学"},{"ID":49945,"Name":"外国文学"},{"ID":49959,"Name":"法国文学"},{"ID":49960,"Name":"法国文学"},{"ID":49963,"Name":"【作家】"}]
. 文学 . 外国文学 . 法国文学 . 法国文学 . 【作家】苏利-普吕多姆
/Sully-Prudhomme/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15次

(1839-03-16~1907-09-06)
法国诗人。原名勒内·弗朗索瓦·阿芒·普吕多姆。
- 英文名称
- Sully-Prudhomme
- 原名
- 勒内·弗朗索瓦·阿芒·普吕多姆
- 国籍
- 法国
- 出生日期
- 1839-03-16
- 去世日期
- 1907-09-06
- 出生地点
- 巴黎
- 去世地点
- 沙特奈
- 主要奖项
- 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