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综论〕 . 〔科学家〕

桂质廷

/Gui Tingzhi/
条目作者梁百先王燊宗秋刚
条目作者梁百先

梁百先

王燊

王燊

宗秋刚

宗秋刚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77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7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895-01-09~1961-10-24)

中国空间物理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英文名称
Gui Tingzhi
国籍
中国
籍贯
湖北武昌
出生日期
1895-01-09
出生地点
湖北江陵县
去世日期
1961-10-24
去世地点
湖北武汉
毕业院校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最高学历(学位)
博士

祖籍湖北武昌(今武汉)。生于湖北江陵县,卒于武汉。1914~1917年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1919~1920年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硕士学位;1923~1925年就读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沙雅礼大学、沈阳东北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30年到武昌华中大学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1939年转至武汉大学任教,并先后任理学院院长和物理系主任、教授。

桂质廷在电离层和地磁学研究方面有着重要贡献,他开创了中国电离层研究的先河。1931~1936年,利用假期自带仪器到华北、华中、西南和西北各地进行定点地磁测量,并于1935年发表了他对极区磁扰日变化与经度的关系的分析结果,为中国地磁学研究打下了基础。1937年,他首次对武昌上空电离层进行了常规垂直探测,发现武昌F2层电子密度大大高于按纬度预计的数值,受到电离层学术界的重视。1946年,他主持建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对武昌电离层继续进行常规观测,并指导研究人员写出了关于F2层临界频率受地磁控制而形成赤道异常的一系列论文。他还撰写了关于1948年5月9日日全食对武昌电离层的影响,以及有关Sq电流系的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武汉大学创办了电离层电波传播专业。在他的倡议和指导下,又筹建了武昌电离层自动垂直探测站和武昌地磁台,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专著《地磁及电离层电波传播》于1986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桂质廷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国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等方面专门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