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空间物理学 . 电离层 . 电离层模式

电离层模式

/model of the ionosphere/
条目作者李文通梁丽屏张东和
条目作者李文通

李文通

梁丽屏

梁丽屏

张东和

张东和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11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1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电离层的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电子温度、离子温度和离子成分等参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的数学描述。

英文名称
model of the ionosphere
所属学科
地球物理学

对不同的参量,有其相应的模式,如电子密度模式、电子温度模式等。其中,电子密度模式最常用,也研究得最充分。

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S.查普曼[注]提出电离层形成理论及查普曼模式以来,相继出现了各种初等函数描述的电子密度模式。最常用的有查普曼模式(见电离层的形成)、抛物线层模式、指数模式和线性模式

抛物线层模式:

  …(1)

指数模式:

     …(2)

线性模式:

      …(3)

式中为常数;为起算高度;为离地面高度h处的电子密度;为该层的电子密度峰值;对应的高度;为层的半厚度。此外,还有双曲正割平方层(简称正割层)模式、余弦层模式、多项式层模式等。然而,所有这些模式都只能描述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某一部分。要完整地描述电子密度剖面需要用不同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剖面的不同部分。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