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密尔哥罗德县奥布赫夫卡村的一个贵族家庭。童年时光在父母的庄园里度过。很早就表现出对文学创作的兴趣。1771年起在伊斯梅洛沃近卫团的军事学校学习,很快被晋升为下级准尉,之后又被晋升为中士。1773年转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近卫团,并于此结识G.R.杰尔查文,后来二者成为好友。1775年辞去军事职务,专心从事文学活动。1785年被选入俄国科学院,1799年进入皇家剧院经理处,为活跃俄罗斯舞台做了很多工作。此外,还从事翻译活动。
卡普尼斯特第一次文学试笔是1774年俄国战胜土耳其时用法语创作的爱国主义颂诗,他自己评价该作品写得不佳。70年代中期加入杰尔查文文学小组。诗人的第一部严肃之作是1780年发表在杂志《圣彼得堡通报》上的《第一个讽刺》,嘲笑了贵族社会的恶习和不学无术。作品引起了轰动,卡普尼斯特因此出名。1783年发表的《奴隶颂》揭露了贵族对乌克兰农奴的奴役,是18世纪俄国诗歌中反对农奴制最有力的作品之一。178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新法令要求请愿者自称“忠臣”以代替原来的“奴仆”,促使诗人写下《在俄罗斯废除奴隶称号的颂诗》,描绘了全民安康的生活图景。除了讽刺诗外,卡普尼斯特也非常重视抒情诗,朋友、儿子的死使他诉诸于“哲学的慰藉”,在他的诗歌中出现了耐心承受命运打击的悲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如《普列尼拉之死》《尤莉娅之死》。1793年,卡普尼斯特创作了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诗体喜剧《诽谤》,揭露法庭和司法人员的行贿受贿和诽谤行径。该剧曾一度被禁演,19世纪初上演后受到热烈欢迎,剧中的很多词句后来成为常用语。
卡普尼斯特的诗歌轻视高雅的体裁,在他的优秀作品中充满崇高的公民热情。1806年出版了《抒情作品集》,表现了诗人创作中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