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人。从中学时期就学习文学创作,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宣传员、宣传干事、教育干事、师俱乐部主任,昆明军区、总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军籍,在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当钳工。1961年调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编剧,1964年调武汉军区话剧团任编剧。1979年平反,恢复党籍,在武汉军区文化部工作。1985年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
著有长篇小说《妈妈呀,妈妈!》《爱,凝固在心里》《远方有个女儿国》《溪水,泪水》《哀莫大于心未死》《流水无归程》《每一颗星都照亮过黑夜》,诗集《金沙江的怀念》《鹰群》《热芭人的歌》《孔雀》《悲歌与欢歌》《情思》《白桦的诗》《我在爱和被爱时的歌》《白桦十四行抒情诗》,话剧剧本《白桦剧作选》《远古的钟声与今日的回响》《一个秃头王国的兴亡》,散文集《我想问那月亮》《悲情之旅》《百年一瞬》,中短篇小说集《边疆的声音》《猎人的姑娘》《白桦小说选》《白桦的中篇小说》《沙漠里的狼》,随笔集《混合痛苦和愉悦的岁月》,电影文学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苦恋》(又名《太阳和人》)、《孔雀公主》、《诗人李白》,演讲集《白桦流血的心》,另有《白桦文集》等。
白桦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既是剧作家,又是诗人。在他身上,诗人气质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的敏感、激情、多思使他最早感应到时代的变化。1979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诗歌创作座谈会上,他的发言充满激情:“诗人同志们,我们宁愿去歌颂民主墙上的一块砖头,可千万不要再去歌颂什么救世主。革命领袖首先是我们队伍中间的一位亲密同志,诗人有权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任何一个伟人对历史的作用。”这充满自信、铿锵有力的声音是诗坛上人的解放的宣言,在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分外振聋发聩。
刊登在《诗刊》上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1978年第12期)
在这个时期,白桦最有影响的诗是发表在《诗刊》1978年第12期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在写作这首诗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正在进行。白桦以一位诗人的敏感,在对共和国的历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发出了热烈的呼唤:“真理是人民共同的财富,/就像太阳,谁也不能垄断。”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诗人在思想解放运动中饱含激情的发言。这发言是诗化的,诗人不单是充满激情地呼吁思想解放,而且把真理是人民的共同财富这一思想,用一个光灿夺目的意象——太阳展示出来。伴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阳光,谁也不能垄断”这一诗句也被广泛传诵,成为思想解放运动中所收获成果的形象表达。在这首诗写作前后,诗人还写出《情思》《眼睛》《小草》《珍珠》等诗篇。这些诗作内容、题材不一,形式不一,但饱满的激情、痛定思痛的反思、对爱和自由的歌颂、哲理与情感的交融,却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他被称为“当代文坛尊严的象征,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良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