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理论 . 【元明清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形式】

评点

/punctuation and criticism/
条目作者杨宝春

杨宝春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4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学批评、鉴赏形式。

英文名称
punctuation and criticism
所属学科
中国文学
代表人物
殷璠等
代表著作
《河岳英灵集》等

把点评、点读、批注、批点与评论、品评、评析、评赏相结合,在精读细读作品的基础上,以总批、眉批、夹批、圈点等方式点、画、勾出作品的字词句段,标记出阅读者的所感、所悟、所论。以评点为主的批评、鉴赏较为灵活、自由,能够紧密地与文本相结合,及时留下读者的感悟、理解与评价。

宋元时,评点逐渐成为被广泛使用的诗文批评方式。明清时期,评点被用之于经、史、诗、文、辞、赋、小说、戏曲等各类各体文章的批评之中。这种随文而论的点评,能够把文本大意与品读者的个人感悟、评价融为一体,扩充了文本的含义,增加了读者的阅读空间,保留了批评者的个性差异,并延续了文本接受过程中的当场感。

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已开始以点评的方式对所选诗作从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简短精辟的评价,为后来诗集评点之滥觞。南宋时期文学批评家已较多地使用评点,使之更加完善并熟练。吕祖谦《古文关键》、谢枋得《文章轨范》、刘辰翁评点的诗文及《世说新语》为当世评点的代表。评点至明清时成为风尚,归有光的《史记》五色圈点本,各有义例,成为《史记》相关的著名史论著作。

许多著名的评点,包含了评论家的精见卓识,也涉及一些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批评著作。明代李贽评点的《水浒传》成为明代小说理论的重要构成,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第七才子书琵琶记》《三国演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都阐述了评点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表达了对于小说、戏剧章法、评读的认识,提出了戏剧、小说的文法、读法、批评方法等,成为明清戏剧、小说的重要理论。如金评《西厢记》,见识独特,富有个性,语言生动,对《西厢记》的看法、读法、构思、剧情、人物等均有批评,是研究《西厢记》的必读书目。脂评《红楼梦》则成为后世考证《红楼梦》思想和创作背景的重要依据。一些作品常常由于评点者的评点而大大扩大了影响。

在明清小说、戏曲、散文的评点中,确有不少精辟见解,但也存在着烦琐为法、妄立名目的现象。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