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高聚物不能气化,一般通过测定溶剂中的高聚物最大特性黏数或交联聚合物最大平衡溶胀比间接获得该值(见表)。
高聚物 | 内聚能密度/(焦·厘米-3) | 高聚物 | 内聚能密度/(焦·厘米-3) |
聚丁烯 | 260 | 聚乙酸乙烯酯 | 368 |
聚异丁烯 | 272 | 聚氯乙烯 | 381 |
聚异戊二烯 | 280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 477 |
聚苯乙烯 | 310 | 耐纶66 | 774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347 | 聚丙烯腈 | 992 |
内聚能密度对于预测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解度非常有用,通常把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称为溶度参数,以δ表示。一般在δ的差为1以内的范围内选择溶剂。
高聚物的抗拉强度、压缩性、热膨胀系数、润湿性等性能都与其内聚能密度有关。
内聚能密度大于293焦/米3的高聚物,都是非极性聚合物,由于不含极性基团,分子间主要作用力是色散力,加上链柔顺性好,使这些聚合物易于变形,具有弹性,可作橡胶(聚乙烯因易结晶是个例外);内聚能密度大于418焦/米3的高聚物,都是极性聚合物,由于含强极性基团,或者分子间主要作用力主要是氢键等较强作用力,因而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加上链规整性好,使这些聚合物易于结晶、取向,使强度更高,成为优良的纤维材料;内聚能密度介于293~418焦/米3的高聚物,分子间作用力居中,适合作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