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蛋白质工程 . 蛋白质工程 . 蛋白质分子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

/protein molecular design/
条目作者华子春

华子春

最后更新 2023-06-30
浏览 149
最后更新 2023-06-30
浏览 14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基于已知结构的蛋白质,依据相关的生物学实验基础,选择合理的分子模拟技术及相关数理统计方法(例如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模拟以及数值和非数值优化技术等),从理论上设计合适的蛋白质突变体,为有目的的蛋白质工程改造提供设计方案的方法。

英文名称
protein molecular design
所属学科
生物学

理论设计和实验过程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在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构建突变基因,进而获得突变蛋白质产品,然后进行功能验证,并在实验基础上循环修正,是理论和实验并重并交叉进行的循环。

涉及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以及计算机科学。在深入了解蛋白质空间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生物大分子结构、动力学、热力学方面的信息,进而研究这些信息与生物学功能间的关系,依据获得的蛋白质结构信息与生物学功能关系设计新型蛋白质分子。

按照改造部位的多寡分为3类:第一类为“小改”,可通过定位突变或化学修饰来实现;第二类为“中改”,对来源于不同蛋白质的结构域进行拼接组装;第三类为“大改”,即完全从头设计全新的蛋白质(de novo design)。

一般步骤包括:①建立目标蛋白质的结构模型。可以通过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测定结构,也可以根据同源蛋白质的结构或其他结构预测方法建立起结构模型。②蛋白质结构分析。分析蛋白质结构,确定蛋白质中功能活性区域及其分布,为选择设计目标提供依据。③提出设计方案。在保证蛋白质要求的新功能的同时,尽力维持蛋白质的原有结构,在充分考虑蛋白质氨基酸残基形成特定二级结构的倾向性、维持蛋白质结构的相互作用后,提出序列设计方案。④预测结果。通过理论方法预测所设计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定性或定量计算优化所得到的突变体结构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性质。⑤进行实验验证,并在实验基础上循环修正。

随着蛋白质分子设计的理论与实验方法的日趋成熟,以及对蛋白质序列、结构及功能关系的了解,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活性部位,提高其生物功效。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组成和空间结构,可以提高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例如在蛋白质分子中引入二硫键以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减少半胱氨酸残基数目以避免错误折叠的可能性;通过改变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改变对辅助因子的依赖性;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特性,使其便于分离纯化,如构建融合蛋白等;对蛋白质的活性位点的氨基酸进行突变,以修饰酶的催化特异性或增加酶的活性等。

大多数进行设计的三级结构是已知天然蛋白质的结构,设计具有全新非天然结构的蛋白质也已获得了成功。蛋白质分子设计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 来鲁华,徐筱杰,唐有祺.蛋白质的结构预测和分子设计.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5,5(1):2-6.
  • 余蓉,吴梧桐,李灵玲.合理的分子设计与工程化蛋白质药物.药物生物技术,2005,2(6):401-411.
  • PABO C.Molecular technology. Designing proteins and peptides.Nature,1983,301(5897):20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