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经济〕 .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 固定资产损耗

固定资产损耗

/wear and tear of fixed assets/
条目作者任维忠撰盖凯程修订
条目作者任维忠撰

任维忠撰

盖凯程修订

盖凯程修订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47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4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于使用、自然力作用或技术进步而使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在有效使用年限内逐渐发生的物理性能(使用价值)降低和价值减少的过程。

英文名称
wear and tear of fixed assets
所属学科
经济学

固定资产损耗分为两种形式: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设备损耗设备损耗①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也称物质磨损或物质损耗,是固定资产物质形态(使用价值)方面的磨损。首先是由使用引起的。机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化学反应等会使精度、效率逐渐降低,最终退废。其次是由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机器闲置不用往往比使用时的磨损还要大,因使用时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小的修理,闲置时则任其自然侵蚀。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程度取决于固定资产本身的结构质量、使用条件、日常维护修理情况以及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等。

②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崭新设备因技术进步而淘汰崭新设备因技术进步而淘汰也称精神磨损或精神损耗,是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限内因技术进步而发生的贬值。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生产同类性能的机器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引起原有固定资产的贬值。第二种是由于出现了新技术,出现了效能更高的新的机器设备,继续使用原有机器很不经济,它只能被被淘汰掉。无形损耗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的快慢。在机器设备的自然寿命已定时,生产同类机器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愈多,原有机器设备贬值就愈大。发明创造愈多,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愈短,无形损耗也愈大。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先进的机器设备不断出现,固定资产无形损耗也越来越突出。这是现在一些国家缩短固定资产更新周期、提高折旧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固定资产的平均损耗程度可以用固定资产损耗系数或可用系数表示。

研究固定资产有形损耗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在固定资产退废之时能够及时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实物上得到更新,以便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减少固定资产损耗的办法主要是使用合理,既要充分利用,又不超负荷运转;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按技术操作规程办事;加强日常的维护修理工作;尽量减少设备的闲置时间,长期不用的设备及时处理,设计与生产新的设备时要注意耐磨的适度性,既要坚固耐用,又要在技术迅速进步的情况下不引起过多的无形损耗。

  •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 . 3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