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损耗分为两种形式: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设备损耗①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也称物质磨损或物质损耗,是固定资产物质形态(使用价值)方面的磨损。首先是由使用引起的。机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化学反应等会使精度、效率逐渐降低,最终退废。其次是由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机器闲置不用往往比使用时的磨损还要大,因使用时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小的修理,闲置时则任其自然侵蚀。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程度取决于固定资产本身的结构质量、使用条件、日常维护修理情况以及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等。
②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崭新设备因技术进步而淘汰也称精神磨损或精神损耗,是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限内因技术进步而发生的贬值。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生产同类性能的机器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引起原有固定资产的贬值。第二种是由于出现了新技术,出现了效能更高的新的机器设备,继续使用原有机器很不经济,它只能被被淘汰掉。无形损耗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的快慢。在机器设备的自然寿命已定时,生产同类机器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愈多,原有机器设备贬值就愈大。发明创造愈多,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愈短,无形损耗也愈大。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先进的机器设备不断出现,固定资产无形损耗也越来越突出。这是现在一些国家缩短固定资产更新周期、提高折旧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固定资产的平均损耗程度可以用固定资产损耗系数或可用系数表示。